第260章 任期(第2页)

 “办法呢?” 

 张昭建议道,“最近我在分析乡里改革,我发现乡长和里长不敢乱来,除了民选以外,还有一点,那就是任期,目前,大家任期是五年,这就让他们有紧迫感,以前朝廷乡长和里长基本都是终身制。” 

 荀彧点了点头,“子布院长的话我支持,为了不让他们在当地树大根深,应该设立同一地方的任职期限,至少在普选前可以这样做。” 

 “具体多少年合适?”陈秋贤问道。 

 “将军以为多久能统一大汉十三州之地?”荀彧问道。 

 “文和、奉孝、公达他们分析过,单从军事角度上,三到五年差不多,如果想少死点百姓,五到八年差不多。” 

 “这样算下来,地方太守和县令普选,至少十年后。” 

 陈秋贤说道,“应该不止,我的想法是北边草原、西边羌族(青藏高原)、西域、东北、三韩、倭奴国未彻底荡平前,都无法普选,初步估计需要二十年。 

 刚好发展教育也需要时间,二十年我们基本能让大家都能读书了。” 

 “将军,可以颁布临时法令:县令和太守同一地方任职时间不能超过五年。 

 这样一来,很难做到在当地树大根深,加上司法逐渐会彻底独立开来,应该能够解决。” 

 陈秋贤看向张昭,张昭赞同道,“文若所言我赞同,五年时间任何人都很难在当地形成根基。” 

 “我还是那句话,我们谁都不是圣人,也不需要圣人。 

 华夏制定法律时,要将官员全部想象成恶人,只有这样才能堵住漏洞。” 

 ………… 

 袁绍看着华夏日报,说实话,他现在越来越心灰意冷了,冀州和司隶的弘农郡、河东郡不少人逃往华夏,袁绍再也没有阻止了,因为他有一种深深无力感。 

 华夏推行新政好像很简单,而自己因为赋税养活官员困难,提议大家减少俸禄就遭到无数人反对。 

 以前他或许不明白,如今他却明白了。 

 因为华夏走的是公天下,干得好,大家都能留名,各郡县乡里还有石碑记录大家做的善事、恶事,这就让大家思想开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