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亲人之间应该互相举报吗?(第2页)

 这些不就是让利给我们吗?……” 

 中年人的话引起不少人共鸣,“就是,以前朝廷只管收钱,至于怎么用?谁敢问一句?皇帝想要选秀女,一次耗费都需要数亿钱不止,更不要说修建宫殿这些…” 

 “是啊!至少我们陈将军没拿我们的钱去修筑宫殿和选一大堆妃子。” 

 “哈哈哈……” 

 “咯咯咯……” 

 “这点倒也是。” 

 “还有一点,你们难道没发现吗?收入越高的人缴纳税收越多。 

 以前朝廷,收入最高的就是官员,你们看看,他们交了多少税?他们基本都是免税的。” 

 ……… 

 刘洪和孔融二人边吃早餐边听二人议论。 

 “文举,奉高的百姓说话越来越没顾及了。” 

 孔融嘿嘿一笑,“难道校长希望回到以前那种一个人一句话就决定大家命运的时代? 

 说实话,以前我也认为这样纵容庶民不可取,而如今我则认为,只要没有私心,这是一条好的道路。” 

 刘洪点了点头,“以前朝廷时期,我在洛阳为官时,说实话,大家表面看上去都是君子以礼相待,而背地里,所有的人都在互相算计。 

 用陈将军的话说,用道德治国,把所有的人变成了说一套做一套的小人,变成了伪君子。 

 明明一群人眼里把庶民不当人,而口中却还喊着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天下万民。” 

 “不久前,将军在学校和我们一起聊天时,我记得公河(徐岳)问过他一个问题。”孔融想了想说道。 

 “什么问题?”刘洪是徐岳的老师,他急忙问道。 

 “公河问他,将军希望的华夏未来是法治国家,如果一个人明明知道自己父亲犯了罪,却没有举报他,这是否该定罪?” 

 这个问题在朝廷时期,如果不举报,必然承受连带责任,以大汉为例,大汉提倡以孝治国,然而举报自己父亲却成了大义,这算不算自相矛盾? 

 “他是怎么回答的?”刘洪急忙问道。 

 “他说举报与否应该是个人权利,而不应该是个人义务,从法律角度上来说,这不应该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