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宗教(第2页)

 这样一来,大家的心灵都能得到慰籍,有信仰的人做事也有了边界和底线,并非都是坏事……” 

 陈秋贤的一番话让大家陷入了思考,陈秋贤的意思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道教也好,佛教也罢,应该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同时要指导人们向善,而不是提倡大家为恶。 

 “将军的意思是鼓励宗教发展?”贾诩问道。 

 “眼下我们应该鼓励大家探索,不好的东西应该进行改善。 

 一味的抵制反而适得其反,过度的包容也不行,那是纵容,也不合适,就像道教提出的修行成仙一样,关键谁见过神仙? 

 佛教过于强调福报和善恶果报,导致一些信众过分依赖烧香拜佛来求取现实利益,而忽视了佛教的核心精神——放下与超越、离苦得乐。 

 在不少地方,一些人宁愿饿死也向寺庙捐助钱粮,这种做法明显背离了宗教存在的基本价值,这种做法更是不可取的。” 

 ………… 

 翌日,华夏日报刊登了军衔制度的设想,在华夏并没有引起多大议论,反而其他诸侯对此十分认同。 

 赵王袁绍看到华夏对军衔制度的构想,就对着身边的人说道,“华夏不全是糟粕,我们也应该学他们好的一面,前提是不影响赵国利益。” 

 而袁绍头痛的事情才刚刚开始,为了不让手下将领拥兵自重,袁绍将手里几个郡军队分别交给三个儿子和外侄高干,这种做法让其他大臣有了很多心思。 

 有一句古话: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不少人认为跟着袁绍自己最多做到一个三省六部中的侍郎(副部级)。 

 如果拥立袁绍任何一个子嗣独立称王,那么宰相之位也就顺理成章。 

 袁绍一个王,职位就这么多, 竞争也大。 

 如果有多个王就不一样,职位多了,地位也就可以提一提了。 

 手下的人这种想法,袁谭、袁煕、袁尚这些人也许刚开始有很多顾虑,甚至反对这样做,但是面对称王的诱惑,谁愿意去成为争夺世子的牺牲品?赵王将来继承人只有一个,而三兄弟注定两人失败,这就造成了袁绍几个儿子都会有小心思,这无关孝道,这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