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阅兵式3(第2页)
阎行和成公英一道来的,听到马超的话,他深表赞同,华夏军队的装备本来就强大了,加上华夏军队的整体协作能力,这仗还怎么打?
荀彧对着一旁毛阶和满宠说道,“真没想到,我们居然有这么多骑兵了?”
毛阶说道,“刚到泰山时,将军就利用甄家人脉和渠道,从草原换回大量的脚受伤地马匹。
草原人也没想到,这些马匹如今都成了我们良马。”
“未雨绸缪啊!别人看的是半年内的事情,将军看的是数年甚至数十年后的事情。”荀彧感叹道。
人群之中,司马懿和诸葛亮也混在其中。
“孔明,今后还有仗打吗?”
“仲达兄,打仗是为了什么?对于华夏来说,打仗只是开始,如何建设一个法治、信用的华夏国家才刚刚开始。
你我所学,不就是为此吗?”诸葛亮对这个比自己稍微大点的同学很有好感。
人都需要相互比较,司马懿没来之前,诸葛亮在奉高大学一枝独秀,司马懿来了以后,二人差距和其他人相比,明显小了很多,这也让二人督促着互相进步。
“你说得对,其实这天下没有多少人喜欢打仗,有时是被逼而己。”司马懿微笑着说道。
“你说今天以后,诸侯们还敢反抗我们吗?”诸葛亮问道。
“恐怕也只敢做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了。”
“老师(陈秋贤)说过,你我二人应该互相鼓励督促进步,我们二人的竞争对华夏也是有利的。
我希望这一生有你这个朋友和对手。”
“我也一样。”
司马懿的话明显比诸葛亮少,往往聪明的人心里都很孤傲,二人也是这个时代的俊杰,陈秋贤希望引导二人用他们聪明才智把华夏变得更好……。
杨修解说还在继续,“接下来登场的是华夏连弩大军。
所谓连弩就是可以连发的武器。
这些武器射程达到700尺(160米),一次装填可以多次发射。
无论射程还是精度,以及发射速度都远超弓箭。”
看着身穿盔甲的步兵,每个人手里拿着一把连弩,背上背着弓箭,让不少人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