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屠城后逼着我推翻皇权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第307章 诸葛亮的见识
众人纷纷抬头朝着门口望去,只见诸葛亮站在那儿。首发免费看书搜:求书帮
这两年,诸葛亮算得上奉高大学的风云人物,年轻帅气,学业优秀,最关键的是他一个人读三个院校,分别是军事学校、政法学院和工学院,同时成绩还能很优秀,这样的人,可是老师眼中的宝。
“孔明来了?赶紧进来坐,站在门口做甚?”刘洪急忙招呼诸葛亮。
“校长好,老师们好!”诸葛亮是一个有礼貌的年轻人,进门和大家纷纷打起了招呼。
“孔明,说说你的想法。”作为法学院院长,胡昭对这个和自己字相同的年轻人颇有好感。
“院长,我们大家时常会忘记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依然喜欢用统治者角度来看待天下。
华夏在追寻一条公正透明的社会制度,而这套制度一个底线要求:统治者要对华夏百姓说实话、说人话。”
诸葛亮微笑着继续说道,“这两年,我也去过华夏不少地方,当地百姓听到县长、太守这些官员名字时,腿都会不自主的打哆嗦,百姓对于官员的畏惧刻在骨子里。
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官员胡作非为带来的危害远超于没有权力的人,因此,限制有权力的人胡来是华夏治理的核心逻辑。
华夏官员的俸禄来源于哪儿?”
“你这小子,俸禄自然来源于百姓缴纳的税收。”黄承彦作为一个技术狂人,对喜欢鼓捣稀奇古怪的诸葛亮有天然好感。
“老师说得对,俸禄来源于百姓,也就是说是百姓养了官员,还给了官员巨大的权力,那么监督他们有什么错?
我们大家想想,如果报纸是官方的,遇到官员的事情,估计记者们也会心虚,因为官员一句话就能让他们失去工作,甚至给他扣上一顶不爱国的帽子,到了那时,谁敢为百姓说话,就算大家批评,也只敢批评那些倒台的官员,接着就是吹捧成风……”。
荀悦摇了摇头,“孔明,那为何华夏日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