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刘备的小心思(第2页)

 军方还提出了一个设想,那就是增兵到五十万,目的就是一统十三州。 

 同时,华夏政务院给出强烈支持,公布了华夏目前的税收盈余情况,以及战后安民措施等方略。 

 “子敬,看来华夏要玩真的了。”刘晔有些慌乱,因为刘备一首想拖下去,他想看到天下有变那一天,尤其是华夏的一些宽松政策,让他看到了华夏分裂的可能性。 

 “子扬,还记得陈秋贤第一次面对我们时就说过,不可能让大家一首拖下去。 

 如今看来,华夏己经下定最后决心了。” 

 “庐江王什么意见?” 

 “我家大王自然会选择大流。” 

 刘晔撇了撇嘴,“你这等于什么都没说。” 

 华夏军事学院,司马徽看完报纸,庞德公走了进来。 

 “看来这是对诸侯的极限施压了。”庞德公这样的人自然有这样的战略眼光。 

 “尚长,的确不能拖了,华夏内部稳定,商业发达,百姓拥戴政府,眼下的确是良机。”司马徽笑着说道。 

 “德操,你说有人敢反对吗?” 

 “不好说,人心往往最难测。” 

 “你看报纸没有?鲜卑内乱伤亡了十多万人?”庞德公问道。 

 “你应该问问你侄儿,士元不是在幽州当参谋吗?如果老夫估计不错的话,这恐怕是华夏推动的。” 

 ……… 

 曲阿 

 刘备最近之所以心态在变,是因为华夏一系列政策,在刘备看来,华夏日报这种舆论利器应该是政府掌控,怎么能给到民间?政府掌控才能建立无上威权,有了威权百姓才会老实听话,你让百姓有更多话语权,这不是在减少政府权威吗?长期下去,政府说什么都会被人质疑,这不天下大乱?江山不稳吗?在他看来,这是陈秋贤他们最愚蠢的决定,自古以来都是防百姓之口胜于防川,华夏倒好,鼓励大家去开口,这还得了,长期下去,谁愿意成为他人的牛马? 

 这让刘备看到了华夏内乱的可能,没有等级观念,人就会东想西想,长期下去,谁也不服谁,因此,刘备滋生了不想离开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