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东莱经济报(第2页)

 初步估计,43家出海将带走差不多120万人,相比较于战争,这样的人口损失小得多。 

 最关键还有一个好处,这让华夏有了将汉话推广世界的基础。 

 “公佑,给大家发函,明年二月初一,大家齐聚洛阳,商议进兵和后勤路线,一年之内,各地完成交接。” 

 孙乾点了点头,“将军,我们人才够吗?” 

 “差不多,奉高大学今年会有两千多毕业生,明年依然也有这么多毕业生,各地太守县长暂时留任,重新考核,司法和监督部门是我们派去的人,短期应对问题不算大。”陈秋贤解释道。 

 张昭看向陈秋贤问道,“将军,如果能和平解决内战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新的都城?” 

 张昭这个话比较现实,选择一个国家的都城,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奉高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以地理位置看,作为如今华夏的都城尚可,但是华夏一旦完成十三州统一,甚至是拿下既定领土,如今的奉高无论是交通还是其他方面,显然都难以支撑一个国家都城的地位。 

 “这样吧!先通过华夏日报将消息透露出去。” 

 “也好!” 

 …… 

 东莱郡太守丁鑫贪腐事件以后,华夏在东莱郡和琅琊郡设立试点,允许两地民间办报。 

 这消息刚出来时,大家既有期望,也有担心和顾虑。 

 大家的担心很正常,自古以来,谁敢和朝廷(政府)作对?这样的舆论利器交给民间来监督政府,更多的人认为这只是华夏政府的一种姿态。 

 这片土地上的人很聪明,只不过大家把聪明用在了互相算计之中。 

 东莱郡有一个商人叫古楷,今年三十多岁,丁鑫在东莱郡的横行霸道,他算得上深受其害。 

 华夏政府试点的意见出来以后,古楷找了两个商人一起商量,刚开始,三个人都是顾虑重重,他们和大部分人想法一样,这就好比朝廷时期,皇帝让群臣提意见,大部分人都知道,皇帝和普通人一样,喜欢听好听的话,大家都会尽可能歌功颂德,以此达到自己政治目的,也会有人头铁真正说出皇帝的错误,这样的人,往往在朝中不仅面对同僚排挤,皇帝也会把这类人列为刺头,不会当成自己亲信之人,报纸差不多也是一样的道理,更多的人把其理解为陈秋贤和华夏政府的一种施舍或者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