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陪审员制度试行

 常山郡法院里,今天来了不少人。首发免费看书搜:读阅读  

 按照华夏法律,案件审核时,除了被告和原告双方一定数量的亲属外,还允许二十名百姓进入庭审现场观看。 

 今天这起案子是公诉案,没有原告,只有被告。 

 牛老三的老婆和女儿也来到了庭审现场。 

 对于买儿子的事情,牛老三供认不讳。 

 按照华夏法律,牛老三有可能将被处以五年徒刑。 

 此时的牛老三老泪纵横,他并不后悔买这个孩子,他现在担心自己不在了,偌大的家庭有可能分崩离析……。 

 法官卢珏经过简单审理,开始宣判:“根据华夏法律第171条规定,牛老三犯买卖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卢珏的话音落下,整个现场吵成一团,有卢老三家人的痛哭声,也有百姓议论纷纷的声音。 

 “肃静!”卢珏敲动面前的木锤。 

 “卢法官,我有话说。”一位中年人从百姓之中站了起来。 

 正常来说,法院里是不允许随意站起来说话打扰正常程序,这里面除了法官,就是控辩双方的状师。 

 状师最早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也称“讼师”,主要是为百姓撰写诉状,并且出谋划策,帮助百姓打官司的人,相当于现代律师。 

 大一统以后,状师的角色开始弱化,判案的权力进一步集中在了官府衙门,说好听的集权是为了大家安定,说难听点就是进一步管控百姓,担心大家造反。 

 华夏允许状师代表百姓们打官司,但是面临一个问题,皇权制度下,大家逐渐成了奴才,面对官府底气不足,状师基本凋零,华夏的司法人才并不多,这就造成状师匮乏,同时,状师也要养家糊口,总不可能免费干。 

 “你说。”卢珏虽然对打断他的人不满,但是他也知道,这不是朝廷,一旦自己粗暴对待百姓,只是舆论的口水都会把他淹没。 

 “卢法官,这件案子量刑过重这是其一。” 

 卢珏随即打断了他的话,“法院判决是根据华夏律法作出的,这一点我可以给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