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反响很大(第3页)

 “这又是为何?” 

 “你们想啊!老师、状师、官员、司法人员等都是懂法律的人,让他们判定,这和法官判案有什么区别?不一样是依靠专业法律认定吗?” 

 “那不懂法律的人更不合适吧?” 

 听到这个提问,现场的人居然都停止了议论。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唤起大家的良知。 

 就像打架,有的人打架是主动欺负他人,有的人打架是帮助弱小或者保护自己及其家人,前后两者一样吗? 

 按照朝廷法律,都是打架,都要被处理,事实上这样必然不公平,只靠冷冰冰法律肯定不行,那就需要人的良知。 

 不懂法的人就会想,如果自己遇到这样情况会怎样做? 

 ……~”

 “别说,想到这种办法的人是天才。” 

 “如果是这样就能说通了,华夏将用法律和良知来判定案件,这对保护良善和弱小有很好作用。 

 …… 

 听到百姓议论,胡昭微笑着看向陈群。 

 二人年龄相差近三十岁,相识时间也不长,因为都喜欢律法,很快二人就成了诤友。 

 在陈秋贤的引导下,二人对陈秋贤提出的法治华夏十分看好,只要一有空,二人就喜欢在一起探讨法律。 

 因为二人平时工作都很忙,很难有时间在一起探讨法律问题,因此二人约定,每天早上利用吃早餐时间,到街头巷尾听听大家议论,顺便讨论法律。 

 “长文,你如何看法院试行的陪审员制度?”胡昭微笑着看向陈群。 

 “孔明院长,关于陪审员制度问题在民会争论了多次。 

 此前,大家担心的问题和今天百姓议论的几乎一样。 

 大家担心,不识字的人如何判定案件? 

 将军进入民会对此给出了自己的一番解释,他认为,法律是维护华夏安定繁荣富裕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 

 我们应该唤醒更多的人良知,是非对错应该成为华夏的核心价值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