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屠城后逼着我推翻皇权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第349章 诸侯们安顿后方(第3页)
如果贸然降职,必然引来军中上下非议。”
“谢父王教诲!”
“挑选出来打算出海的将士要严加训练,不要吝啬钱财。”
“喏!”
成都
刘彰临行前找来张松和黄权二人,没有战事,刘彰就更加依仗二人了。
“子乔、公衡,孤打算让你们辅助世子守住益州,没有孤的命令,进入益州关隘不得开关。”刘彰虽然懦弱,但是他也知道,只有益州掌控得越紧,自己讨得的利益就会越多。
刘彰称王以后 首接立长子刘循为世子。
“喏!”
这里解释一下,为何有的大王立的是太子,有的却是世子呢?
打着大汉招牌的大王立的就是世子,这是法理,在大汉,藩王只有世子。
独立的
大王他们立的就是太子,因为他们称王不是依照大汉法理,而是依照自己拳头。
张松行礼后问道,“大王此去洛阳打算带多少人马?”
“就按照朝廷大王出行礼仪就行。”刘彰说道。
在朝廷时期,各种等级的人乘坐马车,居住的房屋,穿的衣服都有非常严格等级划分,例如:皇帝出行是六匹马的马车,藩王是西匹马,臣子最高就是两匹马,至于庶民,严格来说是不允许乘坐马车,只能乘坐牛车……。
藩王出行,除开数百上千的护卫,还有乐队等,更有仆从无数。
“大王不可!”张松还没说话,黄权就即刻打断。
“为何?”刘彰明显有些不满。
“大王,洛阳被华夏统治了几年,那儿的人越来越没有尊卑,朝廷的礼仪规章制度在他们看来是浪费,是盘剥他们所得,如果大王按照这种礼仪前往洛阳,必然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正所谓树大招风。”黄权性格有些执拗,说话比张松更加没得顾忌。
刘彰一脸不高兴地说道,“你的意思是越简单越好。”
张松随即说道,“大王,公衡此言也是为了蜀国和大王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