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交易条件(第3页)

 没有人接许攸地话,袁绍看向审配,说道,“正南,接着刚才地话题说。” 

 “喏!”审配接着说道,“大王,华夏这些人重视商业,臣猜得不错地话,华夏今后会卖武器给我们,前提就是答应通商,华夏产品可以随意进出。” 

 审配的话引起大家思考,说实话,华夏地商品很好,好得没有替代品。 

 不过,对于华夏和自己全面通商,所有的人都有顾虑,全面通商意味着人员流动大,人员流动起来等于信息流动,信息流动起来就很难制造信息茧房,没有信息茧房就容易让百姓知道对错,这恰好是统治者大忌,对于袁绍和赵国的高官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听话地顺民,而不是知道问为何的逆民。 

 这几年,赵国是见识过华夏制度地威力,赵国边境管控十分严格,依然有不少百姓翻山越岭逃往华夏,这让赵国管理难度大大增加,而华夏对边境几乎从不管控,奇怪地是,除了个别地方大族,没有一

个庶民百姓前往赵国,这就让赵国上下达成一个初步共识,那就是今后可以和华夏做生意,不过,不允许华夏商人长期在赵国境内逗留,因为他们长期逗留,他们的价值观会影响自己的民众,如果民众思想受到影响,将来如何维持统治? 

 作为华夏政府,自然知道他们的想法,在陈秋贤看来,华夏商品只给权贵消费,市场太小了,他需要的是赵国所有的人通过商品为华夏创造价值,而自己手里未来最大底牌之一就是武器装备,国家之间争斗防范是必然,有了好的武器才有底气,因此,华夏卖武器就需要大家让利,这个让利主要就是商业。 

 审配的话大家没有反驳,马车内异常安静,不知过了多久,袁绍开口说道,“趁着会议还有两天时间,我们先了解其他人的想法再定。”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