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屠城后逼着我推翻皇权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第358章 孙策希望早点见面(第3页)
孙策带着鲁肃来到了洛阳,在陈秋贤最初的设想里,华夏海军最好的指挥官不是甘宁,而是周瑜,周瑜和孙策相交多年,等到陈秋贤有实力撬墙角时,孙策离开袁术开始自立了,失去周瑜固然可惜,失去鲁肃,陈秋贤是有责任的,如果当初他学曹操对待徐庶,首接将鲁肃祖母接到华夏,那么鲁肃必然只能前来,时常想起,陈秋贤都有些自责。
不过,好在甘宁、蒋钦、周泰三名水军悍将到了华夏,草根出身的吕蒙也来到了华夏,奉高军事学校毕业以后,如今是一名营长,还有徐盛,跟随陈秋贤早,现在是旅长了,至于说陆逊,那更是奉高军事学院的高材生,另外还有张昭、顾雍等大才。
在整个东汉末年的诸侯二代里面,孙策无疑是佼佼者,很多人说东吴历经三世(孙坚、孙策、孙权)建立东吴,其实翻看历史,对东吴前期建立贡献最大的当数孙策。
孙策这个人长于军事,短于政治,这点
和其弟孙权恰好相反,历史上孙策的死也和他政治处理上不足有很大关系。
这个世界不仅仅只有打打杀杀,而孙策认为只需要打打杀杀。
“子敬,洛阳如今并没有比朝廷时期好到哪儿去。”孙策作为官二代,洛阳并不陌生。
“大王,董卓迁都长安时,大量房屋被烧毁,百姓被带离洛阳,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我来过这里,那时是仲国袁术地盘。
和那时相比,现在好了太多。”鲁肃解释道。
“哈哈哈……子敬,不是孤了解你的话,孤都会认为你是陈秋贤的人。”孙策大笑了起来。
“大王英明睿智,臣才敢如实相告。”鲁肃一首以来都是老实人自居,只不过这是一个大智若愚的“老实人”。
“大王,华夏外事司找到臣,让臣确定大王和陈秋贤将军的见面时间。”孙策安排在洛阳的人走过来说道。
“越快越好,孤真想见一见这个搅乱天下风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