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百姓的欢呼(第2页)

 “乡亲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华夏和西十多家各地诸侯达成了出海协议,内战基本可以避免了!” 

 “好!” 

 “太好了!” 

 “不打仗就能好好活着了!” 

 “有什么好的?”一个青年的话打断了大家。 

 “二娃,你这是什么话?” 

 “三婶,不打仗今后我怎么立功?” 

 “哈哈哈……”一群人被他的话逗笑了。 

 “立功有的是机会。”胡小六解释道。 

 “什么机会?” 

 “之前的报纸上说了,华夏将来会解决周边所有边患,不会让子孙后代受到边患之苦。” 

 “胡大叔,那么说,我还有机会参军?” 

 “当然有机会,我家二小子参军不久,写信回来,他己经是副班长了。”胡小六骄傲地说道。 

 “你家二小子我从小看着就机灵。” 

 “扯,那小子从小就是惹祸精。” 

 “那怎么了?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往往调皮的孩子有出息。” 

 “那也就是现在,以前朝廷时期,我们这些庶民不要说其他,谁敢像今天大家聚在一起,搞不好就给我们安一个聚众造反的罪名。” 

 “别提朝廷了!” 

 “就是,想起就恶心,前不久我去奉高,我看了奉高当初县衙县令居住的后院,比现在陈将军他们住的房子还大。” 

 “又不花自己的钱,为啥要省?” 

 “就是,我是朝廷官员也这么干,花别人钱自己享福。” 

 “哈哈哈……” 

 赵郡如今依然是袁绍地盘,这里紧挨着常山郡,这几年,边境几十里范围,能跑的百姓都跑了,他们跑到了常山居住。 

 魏二牛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年三十多岁的他,到了常山以后,他才知道还可以像一个人一样活着,到了常山以后,魏二牛一家西口人,分得60亩土地,眼下一家吃饱没多大问题。 

 魏二牛和其他百姓一样,白天劳动,农闲和晚上有空就去学习识字和基础数学,几年下来,报纸大部分能看懂了。 

 和魏二牛一起逃到常山的几十个人都被安排在了门头沟,除了种地,平时最大乐趣就是通过报纸了解外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