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崔智回清河(第2页)

 “你担心将军走回头路?”陈群问道。 

 “长文,这几年,我翻开所有的历史都发现一个惊人之处。 

 在争夺天下初期,大家都在向天下人承诺,一定会善待天下百姓,在这一刻,他们无比谦卑。 

 而夺得天下以后,他们似乎都忘记了还有百姓,他们想的是疯狂集权,通过高压政治压制百姓,他们考虑最多的不是百姓利益,而是如何让自己江山永固。 

 周朝的诸侯国如此,秦朝如此,前汉(西汉)和后汉(东汉)皆是如此。 

 说实话,我相信陈将军,但是我不相信这么大权力摆在面前他会无动于衷。” 

 胡昭的话没有说错,瞎子都知道私天下的弊端,但是大家宁愿不如瞎子也不愿意放弃这些,并不是因为皇权制度好,而是因为皇权制度带来的等级让大家看到子孙后代可以高高在上,一切都是利益使然。 

 陈群点了点头,“说真的,胡公,我也是有所担心的,我都以为议会要对他施加压力才行,谁知道,我们提到更名的时候,他没有半点犹豫,甚至有些欣喜。” 

 “这对于华夏接下来的路是一件大好事,将军主动放下了特权,老夫看谁还敢不放下?”胡昭这一刻对未来更加有信心了。 

 看上去是一个简单更名的行为,实则里面涵盖了大量内容。 

 清河东武城 

 崔琰最后还是决心留了下来,家族之中几个做过恶事的人选择跟随袁绍离开。 

 袁绍在冀州对大家族的劫掠,让崔家也损失惨重,这更坚定了崔均和崔琰这对父子留在华夏的决心。 

 “父亲,华夏己经定下来,他们的陈秋贤将军正式成为华夏大统领了。”崔琰快步走进了崔均书房。 

 崔均明显愣了一下,他曾经心里合计,如果陈秋贤想进一步称王称帝,作为大家族的崔家应该站出来劝进,为家族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他没想到,陈秋贤实现了当初的承诺,那就是不会称王,更不会称帝。 

 “季珪,看来我们小瞧他了。”崔均一首认为,像陈秋贤这样庶民出身的人,一旦得到权力以后,只会把权力紧紧捏在手中,只会变得残暴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