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屠城后逼着我推翻皇权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第390章 独立审计部门(第2页)
慕容拔略带不满的说道,“难道我们什么都不做?”
“大人,如今扩充地盘吞并其他部落才是上策。”李儒说道。
“根据你对中原了解,华夏多少年才能平息内乱?甚至无法平息内乱?”
李儒想了想,一本正经的说道,“据我所知,中原各地,尤其是南方,一首以来都不安定,华夏想要解决,恐怕需要五到八年,甚至更久。”
“军师,先从谁下手?”
“联合段日陆眷先解决宇文普拔。”
慕容拔点了点头,他决定采取李儒的建议。
中部鲜卑柯比能和西部鲜卑步度根也没打算闲着,他们都想趁华夏无力北上统一草原。
这注定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今天华夏议会里,陈秋贤带着政务院、财政院的人正在接受质询。
“大统领,我们查看了华夏过去三年的政府行政费用支出,增速明显高于华夏地方经济增长速度,也高于华夏税收增长速度,这一点,请大统领给出解释。”一个议员起身对着陈秋贤问道。
陈秋贤左手从一本文件夹里拿着几张纸,“这里面有近年来华夏各项费用支出详细清单,增速大,主要是因为为了培训各地接收人员增加了大量成本费用。
去年,华夏税收增速为7%,抛开培养接收人员的费用,实际上华夏行政支出增速为0.4%。
增速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对人员进一步压缩。
去年一年,华夏新增政府人员不到0.2%,同时,为了缩小支出,华夏将招待费大部分砍掉。”陈秋贤有理有据地解释道。
“大统领,华夏人口土地没有增加多少,为啥人员还在增加?
朝廷时期,机构臃肿是一个很明显标志,一个人办的事情,通常养西五个人。
我们进行了大量走访,不少人认为可以进一步压缩数量,尤其是一些官员更应该削减。”
面对议员的提问,不远处的几十个旁听的百姓觉得很有意思,以前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到了县里,县令说了算,如今华夏,议员都能为难陈秋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