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屠城后逼着我推翻皇权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第396章 诸侯们不理解华夏(第3页)
诸侯联军己经到了西域各国边境,正在等待情报。
为了看报,几乎所有诸侯都在华夏留了几个人,他们任务就是用快马以最快速度将报纸送到诸侯手中
今天袁术的报纸最先到,为此,袁术还奖励送报纸的人五百钱。
等到大家传阅完报纸,袁术率先说道,“看来华夏是把商人地位提高不少啊!”
“商人最是无义,华夏这一步怕是给自己找麻烦。”刘表接过话说道。
“难说。”袁绍摇了摇头。
“赵王这是什么意思?”孙策问道。
“本王的赵国和华夏边境线很长,邺城离奉高也不远,一开始,华夏所有做法本王都不认可。
可现实却是打了我一记又一记耳光,后来证实,华夏做的是正确的。
以华夏将商行分类来说,华夏看上去是保护商人,其实也是保护他们自己。
在我们地盘上,庶民交税叫天经地义,至于钱怎么花,他们没有资格知道。
华夏不同,他们是纳税人制度,什么意思呢?在华夏,任何一个人都是纳税人,孩子买一件衣服也是需要纳税的,在他们理论中,华夏政府是纳税人养活的,那么华夏政府服务好自己是基本义务。
商人需要塑造规则约束他们,从上到下都守规则,商人也不见得不守规则。
华夏的商人在赵国经营做生意,后来我问过,他们从不欠一个铜板,曾经本王问过,他们说,如果他们在国外敢欠钱,回到华夏会被重罚。”
袁绍的话让大部分人不以为然,吕布说道,“这不是妥妥有病吗?人家又没在华夏骗,华夏政府有啥资格处罚他?”
袁绍说道,“当时我也是这样想的,商人却告诉我,说华夏打造的是信用社会,也就是说,赚该赚之钱,绝不赚不义之财,拖欠工人的钱就是不义之财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