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陈秋贤谈银行(第2页)

 当然,这样做还有一个原因。” 

 荀彧十分感兴趣地问道,“什么原因?” 

 “华夏未来要牵头组建一个人类联合机构约束大家,将来国家之间贸易必不可少,用什么货币呢? 

 华夏的华元想要得到大家认可,那么从印制货币整个法律制度上要保证华元安全可靠,否则谁愿意用? 

 做这些的目的是为了给华夏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体系。?看,书.屋·晓·税′王¢ ,毋`错¨内!容*” 

 崔寔一脸尊敬地说道,“大统领目光长远,我们只看到华夏国内的事情,大统领己经看到华元在其他国家流通了。 

 这几年通过贸易,我们看到了带来的好处,如果华元大家都用,那么我们就能进一步控制人类方向,也能给华夏长盛不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钱。” 

 “你们看,子真这个行长没选错吧?哈哈哈”。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 

 第二天华夏日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陈秋贤亲自写的。 

 “华夏全国人民,对于华夏北方的人民来说,今天是冰天雪地;对于华夏南方的人民来说,今天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正是沐浴阳光的好时节。 

 华夏南北从饮食到语言差异都很大。 

 南北这么远距离,对于经商的人们来说尤为不易。 

 你们想想,100贯铜钱就是650斤,没有五六个人根本无法带走。 

 笨重的铜钱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给经商制造了巨大麻烦。 

 铜钱之所以能购买物品,并不是因为铜钱有多么高的价值,而是因为我们大家赋予了铜钱本身价值,说穿了,他就是商品流通的一个中介,大家需要它来认定商品价值。 

 这些年,华夏政府一首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商业交易尽可能降低风险和成本。 

 华夏虽然土匪相比朝廷来说少之又少,但是路上押运钱财依然不安全。 

 这么多钱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押运,需要大量人员,无疑增加了成本。 

 商人这个成本最后谁买单?自然是购买商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