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屠城后逼着我推翻皇权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第425章 选拔、选举并行
一首没有说话的司马防开口了,“从汉武帝开始,皇权和相权之间就像一对矛盾一样。¢x¢n*s-p¢7^4¢8,.~c¢o·m/
担任皇帝的人从小生活在宫廷,他连一个百姓都没见到过,他看到的天下是奏折之中的天下,是官员笔下的天下,和真实的天下有天差地别。
对于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享受荣宠的皇帝来说,让他们治理天下原本就是一件荒唐事情。
以朝廷为例,皇帝连自己后宫都管理不好,他能管理好从没见过的庶民百姓吗?
回头我们再看相权,丞相也好,三公也罢,有几个庸才做到那个位置的?就算家世显赫,以袁家为例,没得实力,也做不到这样的高位吧?
相权是通过竞争一步一步爬上去的,皇权依靠血脉传承,因此,二者有本质区别,从小生长于皇宫的皇帝大部分都是庸碌之辈也不奇怪了。
以前汉为例,文帝当年也是地方藩王成为皇帝的,在地方上他看到了百姓疾苦,因此,当上皇帝后才会给百姓减负。
宣帝也是一样,他从小在牢里度过,知道底层百姓不易,因此,他治理国家时就能想到底层百姓。
反观那些宫廷长大的皇帝?有几个是正常人!”
司马防也许没想到,在另一个时空,自己后代晋惠帝司马衷会说出“何不食肉糜”这种千古笑话。!s¨a!n¨y¢e\w\u-./o/r·g-
司马防到华夏以后,经过各地走访和沟通,最后他决定进入奉高大学教书,这位历史上曹操的老师(对曹操有举荐之恩),本人人品和气节是很不错的。
司马防的话还在继续,“因此,我个人理解大统领的话,那就是就算皇权政治,皇帝更应该作为国家最高象征,而不是去处理政务,皇权和相权互相竞争,对于百姓来说不是坏事。
历史上那些权臣,他们也许对待皇室残忍,大部分和平时期的权臣治理天下的能力不用怀疑,霍光、王莽等人都不是庸碌之辈。”
“建公(司马防)的话值得人深思,大统领也说过,华夏百姓更应该防范有权力的人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