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崔琰走了几十个乡(第3页)

 我前后去了大约30多个乡,最近五年,有七个人因为活不下去选择了自尽。” 

 陈秋贤面色有些痛苦,因为他知道,“好死不如赖活着”,但凡能活下去,谁会选择去死? 

 崔琰接着说道,“重男轻女思想在乡里十分普遍,很多人认为,女孩儿就是赔钱货,是给别人养的,只有儿子是自己的。 

 这种观念主要源于一个思想,“养儿防老”,因为很多人担心无法劳动时,没有儿子活不下去。 

 商业在郡县开展得如火如荼,而乡里却极为不便,商业很难开展。 

 我特意了解过,郡县一丈布大约20钱,而乡里几乎要翻一倍,这根源就是经商的人太少和百姓贫穷…… 乡里能读书的人屈指可数,部分乡有私塾,可是普通百姓根本读不起,不过,好在华夏己经大面积推广商业和学校。 

 ………” 

 崔琰一条条说,陈秋贤仔细在听,一条一条记录下来。 

 “季珪说的问题都是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 

 在我看来,眼下,没有什么权利比华夏百姓生存权更加重要。”陈秋贤说道。 

 “大统领,其实华夏政府己经比朝廷出色多了,一路上,乡里百姓对官员都是赞不绝口,很多思想根深蒂固,想要解决需要时间。”崔琰看到情绪有些低落的陈秋贤安慰道。 

 “季珪,接下来工作你怎么考虑的?”陈秋贤问道。 

 “我听从大统领安排。” 

 “华夏大学和华夏政府有一个官员学习班,我想让你去参加,时间一个月,主要是了解华夏政策制度等。 

 学习结束后,你有两个选择:留在政务院工作;或者去偏远地方当一名代理太守。”如今华夏人才缺口没有这么大,崔琰有能力,陈秋贤却不能给他太高官位。 

 “大统领,我想先学习,结束后我听大统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