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屠城后逼着我推翻皇权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第514章 诸侯王剑指非洲(第2页)
“货币和劳动是对等关系,华夏经过这些年计算,货币总量不能超过一个国家一年创造总价值的75%,超过这个数据,极有可能引起货币贬值。
这些词语想必大家经常看华夏日报的人不会陌生。¢q\i!u*s-h¢u?b·a′n¢g,.¢c_o¨m`
货币贬值,首先是反映在国内,原本100钱可以购买200斤粮食,货币贬值引发通货膨胀,可能1000钱甚至10000钱都买不了200斤粮食。
到了那一步,你们政权恐怕就不会稳定,印钱也不能过犹不及。”
立场决定了大家思维不同,陈秋贤是站在百姓立场上思考天下稳定,他才特别在意物价稳定。
而统治者不一样,在他们看来,多印发货币有三个好处:一、自己轻而易举就能获得一笔钱,可能造成一定通货膨胀,不过,更多损失是庶民百姓承担了的;二、只有当百姓手里货币不断贬值,才会让大家一辈子不敢停下来,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牛马劳动;三,庶民百姓长期为了生活奔波,谁还有时间东想西想?那时,天下就会稳固,官府可以轻松拿捏他们。
因此,陈秋贤警告并没有多少人放在心上,在他们看来,陈秋贤就是一个傻子,你每年多印发一点钱有啥关系?非得让当官的人都跟着你受罪?
郭嘉和法正相视一眼,大家眼里都泛出苦涩,他们自然看得出来,这些大王们根本没有听进去陈秋贤的话。
对于陈秋贤而言,说了,那么自己尽到义务,他们不听,自己也没有办法。
“大统领,此前我们在报纸上看到关于驻军的问题,能不能谈一谈?”刘彰说道。
“关于驻军问题,华夏还在构思之中。”陈秋贤接着说道,“华夏和你们不同,没有议会立法授权,我可不敢轻易承诺。”
“哈哈哈……”
“嘿嘿嘿……”
现场响起一片笑声,这笑声之中更多是对陈秋贤的嘲讽,在他们看来,陈秋贤这是自作自受,皇帝不当,非要给自己搞这么多禁锢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