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大结局

华夏各地实现普选以后,太守、县长们天天想的是如何让百姓有钱,福利更好,逐渐,郡县对于中枢的战略有了反对的声音。_三¢叶^屋_ +已,发~布,嶵′芯!漳¨截?

陈秋贤非常高兴,因为这是制衡的一环,如果华夏政府的话无人反对,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华夏十西年,人类各国第一次联合会议在贤都召开,这一次,人类537个国家有525个国家出席会议。

经过十来天会议,会议形成几项重要决议:

一、华夏国永久担任联合国理事长一职,同时,每十年选出五个理事国协助华夏处理日常事务;

二、由于华元透明严格的印制程序,大家一致通过,华夏的华元将作为贸易商品定价货币和结算货币;

三、任何一个国家不能对另外一个主权国家随意发动战争,不过,需要保护自己国民基本人权,这些人权包括:言论、新闻自由、集会自由等;

………

这一刻,世界都在欢呼,因为人类第一次对于大家行为有了约束,不过,有不少国家要么不满,要么认为华夏多管闲事。

就像有些人之间私仇还没解决,有些王权国家不可能给人民言论新闻自由,不过,陈秋贤很是强硬,他提出,如果不支持这些基本人权,那么联合国就应该考虑这样的国家是否适合加入进来,联合国不是特权保护伞,应该是普通民众基本利益得到诉求和解决的地方。/幻!想,姬′ *芜!错\内¨容′

在陈秋贤强硬下,大家就算不满,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华夏逐渐建立一套机制可以正常运作,用一些报纸的话说,只要不发生战争,华夏中枢只需要一帮做事的人就行了,言下之意就是陈秋贤这个大统领也是可有可无。

陈秋贤利用大选前的两年时间,足迹基本踏遍了华夏每个郡。

这几年,华夏技术得到极大发展,手摇电报机的问世加快了大家的沟通和联系。

华夏的第一代内燃机在大家努力下己经初见端倪,陈秋贤最想的发电技术逐渐成熟,离商用越来越近,看到这些,华夏所有的人都很自豪。

这一刻大家才知道,只要放开百姓思想,大家就会创造无数的奇迹出来。

华夏十七年,三大政党的候选人姗姗来迟,人民党自然是陈秋贤,合众党荀彧,工人党张昭。

谁都知道,这场竞选还没开始己经结束了,因为陈秋贤在华夏威望太高。

华夏十七年七月的大选比天上的太阳还要炙热。-零`点?墈_书! /嶵?歆_蟑?节!耕+歆¢快¢

没有多少悬念,陈秋贤以56.7%的支持率高票当选华夏第一届大统领。

来到这个世界二十年了,陈秋贤在这一刻居然落泪了,因为二十年的努力得到回报,百姓用选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当陈秋贤接受采访时,记者问到对不到60%支持率会不会失望?陈秋贤掷地有声的说道,己经超过自己想象,华夏七千万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怎么也不可能太高的支持率,我陈秋贤不是华元,做不到让所有的人都喜欢。

春去秋来,华夏大地发生巨大变化,内燃机的出现,华夏蒸汽汽车和蒸汽机设备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汽车等出行工具。

华夏各地道路依然在不停修建,华夏十八年一年,华夏使用的海外其他国家劳工就超过六十万人。

如今的华夏生机勃勃,己经没有人区分士农工商,绝大部分人把当科学家当成自己的理想,把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当成自己的追求。

到了华夏二十二年,华夏各类大学超过二十所,各种技术学院每个郡至少一所。

如今的华夏,女子也必须要读书,华夏的孩子上小学国家出钱,医疗税和养老税己经正式推出。

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交得多还是少,大家看病报销标准都是一样,除了挂号费和护理费,基本都是免费,养老金所有的人都一样,是通过养老税进行调节,用陈秋贤的话说,工作收入高低是因为能力岗位区别,退休后大家都不做事,退休金不应该有区别…

华夏二十三年,陈秋贤在征求家人和身边的人意见后,他决定参选第二届大选。

这一刻,不少人才发现,陈秋贤己经工作了二十六年,如今的他早己经步入中年,儿女们不少都成家了。

这一次,也许是不少人舍不得陈秋贤离开,陈秋贤的大统领支持率居然高达82%,报纸报道出来以后,所有的人都在感叹,恐怕这个数字永远不会有人打破。

最后的五年时间,陈秋贤将更多工作放在查漏补缺上面,他想看看,地方着、中枢还有多少漏洞存在。

……不少年轻人都快速成长起来,陈秋贤连任两届大统领的时候,诸葛亮、司马懿等人都是高票当选两届太守。

华夏的汽车开始进入日常百姓之中,如今的华夏贯通了西条铁路网,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主干道己经贯通。

通过不断技术论证,华夏己经初步具备在长江上修建桥梁的技术。

各行各业的技术如雨后春笋,电力开始在城市中搭建……

到了华夏二十七年,眼看陈秋贤要离开,无数人写信前来,希望陈秋贤留任,为此,陈秋贤发表文章,他说自己制定的规则都不遵守,那么指望谁来遵守规则?

今年不少新人参选,其中就有诸葛亮,所有的人目光没在新的大统领身上,而是在即将离任的陈秋贤身上。

诸葛亮以自己才华和魅力,以及特有的政治主张,赢得了这次大选,成为华夏第三届大统领。

交接仪式上,诸葛亮显得有些激动,陈秋贤只说了三个字:祝贺你!

因为陈秋贤知道,如今华夏大统领不是朝廷的皇帝,这个位置并不好坐。

当陈秋贤走出大统领府邸,街道两旁站满了人群,不少人潸然泪下,这一刻,他们想起了三十多年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易子而食的那一幕……

陈秋贤想告别,他担心自己控制不住眼泪,最后,他选择了逃避从后门离开……

(本书完,感谢大家陪伴,这本书写得不如人意,结尾也很草率,望大家理解。

我开了另外一本书,也是三国的,节奏应该好一些,大家有空可以读一下,书名:三国,为阻止曹操屠城父子决裂。

谢谢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