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见不统一(第3页)
示意十人稍安勿躁,待自己看看再说。
当看到策论内容时,朱雄英的嘴角便抽搐几下。
好家伙,那几位大儒说文章狗屁不通,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连猜带想,总算是将策论看完了。
随后又开始阅读兵法篇。
文笔依旧很是不堪,但勉强能够读懂其含义,比策论好了不少。
耐着性子观看起来,越看眼中的惊讶之色越浓郁。
心中更是无比的确定,此人兵法造诣不俗,是个人才。
将手中的考卷放下后,这才笑着说:“此人策论不足,但兵法一道卓绝,本皇孙觉得,此人可以通过!”
坚持原则的大儒,听到这个结果后,脸颊上顿时浮现出些许的笑容。
急忙奉承道:“皇孙殿下英明!”
而其余九位大儒则是对这个结果颇为不满。
质疑道:“殿下,若是此等人都可站在朝堂之上,那文脉岂不成为了笑话?”
“望殿下三思!”
能够选出人才,朱雄英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这才笑着解释道:“诸位无须担心,此人乃是一位偏才!”
“日后入朝为官,也只能是一名武将,难道你们还觉得他能写文章?”
听到这样的解释后,几位大儒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些许。
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殿下的裁决。
只要不是文职就行,不碍自己的眼就行。
急忙躬身施礼道:“既然如此,我等现在就回去继续批阅试卷了,也好趁早为朝廷筛选出来更多的人才!”
对此,朱雄英自然没有意见,笑吟吟的点头示意他们可以离开了。
至于所谓的边关之危,只是朱雄英用来搪塞那些老顽固的借口而已。
当然,也可以以此来测试士子们,是否有真正的本事。
想要围剿入侵边关的敌军,对于朱雄英来说,只是分分钟钟的事情。
那些只知道读死书,照书本文字摘抄的庸才,绝不是朝廷所需要的。
既然提议改革科考,那就一定要彻底颠覆传统。
将整个大明境内的人才,一网打尽,全部招揽到自己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