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展现格物苑的价值(第2页)

 在农业领域,朱雄英也推动着格物之学的应用。 

 他组织专家研究改良农具,根据力学和几何学原理,设计出了新型的犁、水车等农具。 

 这些新农具在试点地区推广时,却遇到了问题。 

 一位老农看着新型犁,满脸怀疑:“这玩意儿看着怪模怪样的,能好用吗?俺们祖祖辈辈用的老犁可顺手了。-|÷求§书¥*帮dd; /已:*o发¢?&布1_最)新@?章??节·±)” 

 负责推广的官员耐心解释:“大爷,这新犁是按照科学原理设计的,耕地更省力,还能把地耕得更细,您试试就知道了。” 

 老农半信半疑地套上牛开始耕地,没一会儿就惊喜地发现,确实轻松了不少。 

 他高兴地说:“嘿,还真行!看来这新东西还挺有用。” 

 在手工业方面,格物之学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小组利用化学知识改进了陶瓷的烧制工艺,使烧制出的陶瓷质地更加细腻,色彩更加鲜艳; 

 还改良了纺织技术,提高了纺织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然而,格物之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朝堂上虽然大部分官员在朱元璋的支持下认可了格物之学的价值,但仍有一些保守派官员暗中抵制。 

 在一次朝会上,保守派官员王大人率先发难:“陛下,皇孙殿下大力发展格物之学,让学子们沉迷于奇技淫巧,荒废了经史子集的学习。长此以往,国家的根基恐被动摇啊!” 

 朱雄英立刻反驳:“王大人此言差矣!如今时代不同往昔,我大明面临诸多挑战,格物之学在军事、农业、手工业等方面都展现出巨大潜力。就拿战争来说,若没有燧发枪,我们怎能如此轻易取胜?” 

 支持格物之学的李侍郎也站起来说道:“是啊,陛下。格物之学与科举并不冲突,培养的人才既懂格物又能通过科举入仕,为国家贡献更多力量,这是好事啊!” 

 双方各执一词,朝堂上争论不休。 

 朱元璋沉思片刻后说道:“格物之学发展不能停,但也不能忽视传统学术。大家都各退一步,找到平衡。” 

 朱雄英明白,要让保守派彻底信服,还需拿出更多成果,于是决定举办一场盛大的格物成果展览。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筹备,格物成果展览在京城的广场上盛大开幕。 

 展览当天,广场上人头攒动,百姓们纷纷前来观看这一盛事。 

 展览分为军事、农业、手工业、生活等多个展区,每个展区都展示着琳琅满目的格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