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船容易下船难(第2页)
皇孙朱雄英如今在朝堂上的威望越来越高,而他们这些官员们多年在私下中的布局,也在逐渐土崩瓦解。
再想不出应对之策的话,谁也不会知晓自己最终的下场会是什么样。
朝廷接二连三的改革改制,直接将他们隐藏多年的羽翼给剪掉了,从而导致,他们的影响力越来越小。e=卡1)卡?小~>1说_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
之前皇孙朱雄英的身体不好,一副随时都有可能夭折的样子。
甚至陛下已经对其不抱有什么希望了,这才开始培养朱允炆。
而他们这些文臣早就暗中布局,待陛下驾崩后,朱允炆一上位。
他们便会将朱允炆架空,由他们这些人来做帝国的掌舵者。
到时候将朱元璋定下来的弊政清除掉,绝对不会再让圣人子弟蒙羞,受委屈。
只是谁又能够料到,一个将死之人,居然会挺了过来,并且还能够上蹿下跳,展现出过人的能力与手段。
通过税务院与监察院,直接让朝廷的国库充盈起来。
后来又推行一条鞭法与考成法。
再次将他们的布局打散不说,反而朱雄英在朝堂中声名鹊起。
现在好了,又改了科举制度,可以说直接动摇了他们这些圣人子弟的根基。
只要日后朱雄英坐上那个位置,那么他们这批圣人子弟,毕竟是朝廷上最后一批圣人子弟。
想到这里,黄子澄开口道:“我们绝对不能让圣人贤才在我等这一代断绝,绝不能让朱雄英坐在那个位置上!”
他是朱允炆的老师,最早陪伴在朱允炆的身边,也是第一位站队之人。
只是随着朱雄英身体的好转,朱允炆这一脉的人,就越来越没有存在感。
当然,不是他黄子澄不想表现,而是他自己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所以,一直以来,他表现出来的东西,只是好好教导朱允炆学习圣人书。
实则他是在等尘埃落定之际,再帮助他们这一派系的人摇旗呐喊。
只是原本在心底计划好好的事情,却随着事态的发展,变得越发扑朔迷离起来。
尤其是科举制度的改革,科考内容不再是四书五经,不再通过八股取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