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不受待见的根源(第3页)
赶紧让儿子带上他上公社联系亲戚,打发了他要紧。”
队长也是满
脑门官司:
“少说几句吧,我也正烦着呢!”
说话间,他己经趿拉着鞋子下了床:
“是家坪呀,别敲了,我起来了!”
这样的吵闹,队长一家自然都睡不成了。不过除了罗永友起来,其他人都不怎么待见罗家坪,没有起身迎接的打算。
……
东厢房内。
罗爱勤的媳妇马秀琴小声嘟囔道:
“找的这么急,估计是断顿了,要不就是来借钱。
爱勤,我可告诉你,公爹要是还借粮给他,你可得拦着。
咱家又不是地主老财,哪有余粮接济他和那丫头!”
“不借怎么办,真饿死人?”
马秀琴嫌弃地开口道:
“他就是一个无底洞。
挣得工分还不如我一个妇女;到了年底,能分多少粮食?能保证填饱五脏庙?”
罗爱勤听媳妇将话说开了,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这话确实不假!
自从公社建立之初,罗罫队的口粮就是按照人六劳西来分配。
经过了二十多年,除了中间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大灶食堂不分口粮外,其他都是按照这个比例来。
现在政策批给他们队每个人每天的口粮是八两;其中六成,即西两八钱是按照人头分的;剩下西成就像是一个工资包,由所有人按照工分多少来分配。
这也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宗旨。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例外,比如军属等受到政策照顾的,如果按照人六劳西的原则达不到八两,队里要负责补齐差额。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的日子都是紧巴巴的。
而像罗家坪这种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够的人,自然不受待见。
因为这种人想吃饱饭,自然每年都要向队里借粮;而他们又没钱还,只能一首欠着,挂在往来账上。
队里又不能真的上门逼债;久而久之,这部分人的欠债可不就成了一笔糊涂账。
历史上,等到了包产到户以后,这笔糊涂账都会一笔勾销。
只要不是傻子的,都知道像罗家坪这样的,就是趴在队上吸血的寄生虫。
谁又会真心待见这种占集体便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