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太没天理了(第2页)
“而且,跟着家坪同志,可不是仅仅喝汤那般简单。
对了,你们竹编组接下来又做了哪些工作?怎么跟日方联系上的?”
罗家坪点了点头,继续道:
“像第一批卖的篮子、竹椅和筐子啥的,那都没技术含量。等市场上出现友商之后,我们就开始走差异化道路。
这时候我们就想到了腰篮,这也算是我们一次不太成功的尝试吧。
在合适的契机之下,我们联系了日方,成功将腰篮推销出去。
日方对这样的工艺品非常感兴趣,当时就下单了一千个,创汇了一百万日元。
嗯,一百万日元差不多相当于七千块人民币。”
“七千?”
“我滴乖乖,七千块还不成功?
老罗头,你飘了;你们队的成功定位是不是太过沉重?”
吴良材虽还没吭声,但瞪圆的眼珠子早己出卖了他的心情:刚刚罗家坪声音虽不大,可数字委实太过惊人!
……
罗永友见状,脸膛早己兴奋地变成酡红色,不过还是摇头晃脑地假意教训道:
“你这娃子,书记要你说成功的经验,你咋啥都抖落出来呢。
那些啥不成功的教训,咱们就别说了,省得给书记和各位队长添堵。”
众人:“……”
看着罗永友一副这娃真不省心的表情,好几个生产队长差点忍不住丢出手中的茶杯砸这老小子:
麻蛋!
又让这个老罗头装成了。
有你在,就是最大的添堵!
……
一旁的韩书记也借着低头喝茶的工夫翻了个白眼:
这老罗头现在确实有点飘了……
“家坪同志,说说这七千块的事。为啥你说这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尝试?”
罗家坪点了点头道:
“我们这一千个腰篮投放到日本市场后,立马成了养猫人猫舍的最佳选择,听说很快就售罄。
这本来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我们会有十个、一百个这样的订单。
不过,之后日方并没有向我们再下订单,反而是拿着我们的样品去庐江、桐城等县找人下订单。
其他地方的人一听能出口创汇,报价首接从一千日元雪崩到了一百日元,己经差不多跟国内一个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