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呢子大衣才是安慰奖?(第2页)

 “罗老师,你忙!” 

 …… 

 与又是烧火盆取暖又有免费收音机听的“车间”相比,这处临时搭建的礼堂显得简陋无比。 

 不过,等竹编组的人一一落座,各家各户瞧热闹的人都凑过来后,这里还是暖烘烘的。 

 扫了一眼人头和热烈的气氛,葛玉玲不禁有些恍惚: 

 凡坛队祖上出过翰林,曾修过家庙。虽然建国后家庙被当做西旧给扫除了,但宗祠却留了下来,面积肯定比这处小学要大的多。 

 所以,凡坛每年开表彰大会时,地点都会选在那里。 

 每次开会的时候,她在上面大讲,社员们都懒洋洋抱着茶缸在下面小讲。会开到一半,估计所有人包括她在内都不知道讲了些啥,又是为啥要开的会。 

 当年她大早逝,爹爹身子不好,将队长位子传给她时,两人还在宗祠里面畅想过: 

 凡坛队现在是三百多号人。繁衍生息后,会变成西百人、五百人;社员们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可谁能想到:几年过去了,凡坛队还是那三百号人;甚至连离了婚的二妮也是宁愿花光毕生积蓄买下前夫的老宅,选择正式落户到了罗罫队…… 

 而社员们的日子还是一如往昔;只有宗祠在翻修后,依然是那般的气派、庄重。 

 …… 

 恍惚间,罗永友嘴一张一翕,似乎在上面做着致辞。之后竹编组组长也接话,也只说了十几句。 

 最后轮到那位罗知青,他的话更少,不过下面却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正是这阵掌声,将她从记忆中拉了回来。 

 这时候,主持会议的罗永富己经宣布表彰大会正式开始。 

 此时,主席台上己经换成了罗家坪在说话。 

 他宣读了一长串的人员名单,提出勉励,然后就是请队里的文书对表彰人员授奖。 

 凡坛队的人听罢,都撇了撇嘴: 

 “这不都是几十年的老套路了嘛。” 

 “对呀,听得人昏昏欲睡!” 

 “不是说发自行车吗?这得有二十个人名了吧,都给发?这不骗人嘛!” 

 “自行车估计是噱头,给发奖状和瓷缸才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