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穿门:我在1979年当知青天湘省的江辰盘
第263章 致命题的答案
一家三口,种田只需要两口人,那剩下了多少闲置劳动力?
这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却几乎就是一道致命题。搜索: 拉小书网 本文免费阅读
李玉山闻言,不由得愣住了。
罗家坪继续苦笑道:
“人多了,如何安置也是一个大问题。
受到当时激进的政策影响,有段时间城市经济几乎停滞,无法安置闲置的劳动力。
最后,我们参考老大哥的做法,组织知识青年下乡*插队。
那时候,农村还能说广阔,可以承接富余劳动力。
可现在,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乡下:
在五六十年代出生高峰的那一批人己经成长起来。等实现分产到户后,他们正如早晨的太阳,真是发光发热的时候;可耕地己经有了足够的人手,能让他们去哪里发光发热?”
李玉山闻言,长叹了一口气:
“我刚刚还让你在小处着眼,没想到你这己经是从全局角度考虑问题了。
你一心想着发展大集体,就是为了吸纳这一批劳动力?”
看着李玉山眉头紧锁,罗家坪含笑宽慰道:
“书记,其实你不应该忧心,反而应该高兴。
忧心劳动力过多,就如同发愁钱太多怎么花一样。
只要找到了出路,人力任何时候都是稀缺资源。”
李玉山听罗家坪说的有趣,不由得挑了挑眉:
“三个人的碗吃两个人的饭,这确实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大问题。
家坪,我倒是想听听你的想法?”
“书记,这个问题太复杂,可不是我一个小小的知青可以说明白的。
再说了,分析问题是那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事,我哪敢抛砖引玉。
不过,作为切身利益者,我想站在自己和罗罫队的角度,说说解决措施。”
李玉山闻言眼睛一亮,示意刘秘书记录:
“正好,我可得好好取取经。”
“书记,你这可是太过抬举我了。
我的观点很明确:人多了,自然就要转移;地里刨食的人够了,其他人自然就要转移去能够安置他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