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穿门:我在1979年当知青天湘省的江辰盘
第345章 我们通电了(第3页)
罗永友见状,惊得嘴巴张的老大,半晌后才打心眼里佩服了一句:
“这……果然是担架队出来的主力!”
七十老翁都能健步如飞,何愁大业不成!
……
果然,在肉汤的激励下,拉电线工作进展出乎意料的顺利:
通向水电站的山腰,己经像是被剃头匠犁过一遍又
一遍;一杆杆电线杆拔地而起,在山腰、在田野、在千家万户……
这边的工作顺利。
山上的水电站修建的进度也不慢。
建设之初,供电局就帮忙跑完了水利、国土等部门的建筑许可。
接下来,洽谈办又联系了水泥砖瓦等建材,供电局的施工人员则在李赛男和电机厂派过来的工程师指挥下完成了山涧截流、引水渠和隧洞等施工。
最后则是水轮机、发电机组的安装调试,以及建设升压站等配套建设。
等供电局的几个技术员验收合格后,罗家坪用老宅那台日立电视机试了试。
当电视机的指示灯亮起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沸腾了!
“太好了!咱们终于跟公社一样,也用上电了!”
“哈哈,咱们竹编组也不需要凑在煤油灯旁边费眼睛!”
“这电视机是真好;现在有电了,我也要买一台!”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生产队通电了”,这句话几乎成了孔集公社内最热门的话题。
“不就是通上电了吗?
我家就住在公社,前年就通电了。你看我骄傲了吗?”
“你可拉倒吧!
罗罫队他们通上电,那是有自己的发电机,天天都能用电。
公社虽然有电,可隔三差五就得停电,用着可真糟心!”
“可不是嘛。
那边自己发电,几个生产队自己收电费,敞开了用每个月也只收五毛五的电费。
公社敢这样用?
估计半个月工资都得搭进去!”
也有公社的叹了口气:
“都别说了,现在还真不能跟乡下比。
你们瞅瞅吧,光是这么一个月,公社就嫁出去西个大姑娘了。
这以后呀,他们的日子应该比现在还要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