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心中的选择(第2页)

 罗家坪听罢,又举目望了望面前这两千多亩的土地,不置可否: 

 “成了合资企业的配件厂,虽然不愁没有业务;但你们的经营自主性也会削弱很多。 

 这个你们也能答应?” 

 胡厂长苦笑道: 

 “家坪同志,你刚刚用了一个词,叫做‘联姻’;但我觉得用‘包养’更合适。 

 二厂轻装上阵,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 

 我们的条件也很简单: 

 第一个,就是能保证生产,别浪费了工人们的手艺。 

 第二个,就是工资和福利向一厂看齐,并且保证他们的权益。 

 只要能满足这两个条件,即便日后允许国企改制,让我们成为合资厂的一部分,让我老胡再次做一线工人,我都绝没二话!” 

 “……” 

 两人说话的工夫,“培训”的女工们终于忍不住好奇,纷纷凑了过来。 

 一个女工看到罗家坪的长相,“咦”了一声: 

 “你就是洽谈办的那位创汇能手罗家坪同志吧? 

 你接聘书的照片就出现在《县城日报》的头版上,现在还挂在墙上呢!” 

 罗家坪:……照片挂墙上?这是不是不太合适?我是啥时候没的? 

 “咦?还真是! 

 笑起来几乎一模一样!” 

 “哎呀,怎么不笑了? 

 你们看,板着脸的样子更像!” 

 “……” 

 也有同伴好奇问道: 

 “洽谈办的罗家坪?他是谁?” 

 “去年有个生产队给社员发自行车、手电和呢子大衣的,当时县里还讨论过,惹的很多职工家庭骂娘,就是他!” 

 “你说的是那个发猪肉的农民作家? 

 说啥洽谈办,你说发猪肉我不就知道了!” 

 “我听乡下的亲戚说过,他发钱更利索,很多跟着他干的都发了!” 

 “……” 

 看着面前群雌粥粥的模样,罗家坪有些哭笑不得:自己本来是来参观的,没想到却被一帮女工围观? 

 这……找谁说理去! 

 这时候,胡厂长使劲压了压手: 

 “安静、大家伙都安静! 

 这位正是罗家坪同志,也是县大集体改革试点的负责人。 

 下面请他给大家伙说话,大家欢迎!” 

 面对着稀稀拉拉的掌声,罗家坪清了清嗓子,含笑朗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