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江山有继(第2页)

 看完之后,钱总表情十分凝重: 

 “老王,你这一句后生可畏,可算是结结实实打了我们这些老外贸的脸。 

 华润凭借着香江的区位优势和几十年的积累,才有了些许成绩;可即便是骨干业务员,也不一定比他更出色。 

 这位罗家坪同志,仅仅凭借着手工艺品和农产品,就创汇了数十亿日元;如今还将业务拓展到电子领域,眼看着又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唉,你评价他是初生牛犊;这样健壮有力的牛犊子,一出场就战功赫赫,根本就没有幼年期嘛!” 

 王社长听罢,忍不住朗声大笑了起来: 

 “国家能出这样的英才,咱们应该高兴才是!” 

 “也是!” 

 钱总苦笑着摇了摇头: 

 “就是这位小同志发展外贸的时候,怎么就没想到找我们华润合作。 

 那个廖志云背景不干净吧。 

 这样的人他都想着要用;为什么我们这些国资背景的企业,他反而没接触呢!” 

 王社长闻言,面色一肃: 

 “他们不是没联系你们,只是你们嫌麻烦、店大欺客,没搭理人家而己。 

 要不然,我相信罗同志肯定也知道巴统协议,不会冒险进口日本的芯片。” 

 钱总闻言一滞,却听王社长继续肃然道: 

 “这份材料你也看到了,国内的同志要想做出成绩,那是多么的不容易。 

 明明是自己的专利,却不能拥有完全的专利受益权;明明是以供货方的身份签署出口合同,还得找一家拥有进出口权利的公司挂靠…… 

 与咱们相比,这位小同志的每一步,应该都走的很挣扎吧。几乎每一次都要押上所有筹码;在面对宣判前,他内心又有多少次自我怀疑呢?” 

 钱总沉默地听着,半晌后才叹息道: 

 “伟大的人从来都不抱怨环境,他的成绩无疑是辉煌的。 

 我想,这一路走来的拮据和挣扎,反而能让他更加强大!” 

 说罢,他对着黄经理道: 

 “老黄,咱们过去没做到雪中送炭;在他成功后,我们最起码应该送上掌声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既然他在芯片供应方面存在隐患,咱们是不是也用点心,给予同志力所能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