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给苏铭哲上眼药(第2页)
刚刚家坪同志对形势的判断很精准,这个不能草率立项!”
白秘书闻言,有些诧异地扫了罗家坪一眼,继而点了点头:
“好的,书记,我这就去通知!”
这时候,张书记站起身,开口问道:
“家坪,喝什么茶?毛峰、瓜片还是黄芽?”
“……书记,我都可以!”
“那就黄芽吧!
老战友从霍山送过来的;你坐,别站着了!”
说话间,白秘书己经泡好了两杯茶送了进来。
“家坪同志,我虽多次听李玉山同志提起你,但还真不太了解你的情况。
刚刚你这一番话逻辑性强,给了我不小的惊喜。
对了,你是哪里毕业的?”
罗家坪:……这个问题之前还真不好回答,现在就没啥好尴尬的。
“书记,厉老是我的导师,我目前在京大经济研究中心兼着一份研究员的差事!”
“厉老的高足?难怪这么了得!”
说罢,他含笑坐到了罗家坪对面:
“用大集体转产洗衣机厂,确实有规避计委宏观调控的意思。
至于你说的各地纷纷建厂,将面临巨大的原材料和竞争压力,似乎太过悲观。
竞争嘛,有失败者,自然也有幸运儿;我们有着外汇等优势,为什么就一定竞争不过沪市的‘水仙’和苏省的‘小天鹅’?”
罗家坪听出来了,张书记这不是辩论,更像是考验:
“虽说事在人为,可一将功成万骨枯,为什么幸运的一定是我们?
做企业,肯定是想着永续经营;所以在做战略决策时,自然慎之又慎,肯定不可能靠着‘三拍’来做事!”
“‘三拍’?这个想法倒是有趣!”
罗家坪首接拿来主义,让导师背黑锅:
“这是我跟厉老聊天的时候,他给总结的一句:
现在很多干部,遇到决策时,拍拍脑袋、仓促上马;遇到落实时,拍拍胸脯、胡乱指挥;最后失败时,拍拍屁股、潇洒走人,只留下一地鸡毛!
我觉得苏铭哲同志应该有则改之,完全可以对号入座。”
张书记没介意罗家坪的冒犯,不过也反将了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