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荀令留香
其中筑有数座圆筒形炼炉,顶部进料口不断有矿石、木炭等原料投入。一旁,风箱通过风管,向炉内鼓风助燃。炼炉下是化铜池,对准流口承接铜液,工人会撇去浮渣。周边满是黑色或褐色矿渣堆,不远处还整齐码放着冷却成型的铜锭。
一位身形干练、面庞被炉火熏得黝黑的中年匠人,赶忙放下手中工具,疾步迎上。
他抬手作揖,恭敬道:“郡主、大人贵步临贱地,实乃我等荣幸。小人名叫陶弘,蒙郡主不弃,在此负责冶铜事务 。”说罢,眼中满是敬重与忐忑,等待着王镜的指示。
王镜微微颔首,和声说道:“陶师傅,听闻你在此处负责冶铜,辛苦你了。我对冶铜之术略知一二,或许能与你一同探讨,有所助益。”
王镜先是移步至炼炉旁,开口道:“这炼炉的火候控制极为关键。我观眼下火势虽旺,但波动稍大,矿石难以均匀受热。日后可尝试调整风箱,矿石就能熔炼得更彻底,炼出来的铜质量肯定更好。”
她又看向一旁堆放的原料,“你不妨试试增加些许石灰石的用量,如此能让杂质更易分离,提升铜的纯度。”
陶弘听得全神贯注,一边认真聆听,一边不住地点头,脸上满是恍然大悟的神情。
待王镜说完,他激动道:“郡主这番话,真是让我茅塞顿开!之前我在这些地方总是把握不好分寸,一首在摸索,却始终不得要领。多亏郡主今日指点迷津,我这就去按照您说的方法尝试一下,定不负郡主期望!”
荀彧感慨万千,不禁叹道:“主公,彧实未料到您竟对冶铜之术也如此精通。”
王镜嘴角轻扬,笑语道:“不过是些皮毛,算不得什么,真正要紧的,还得仰仗陶弘这般专业匠人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钻研摸索。”
荀彧闻言,微微怔愣,随后,目光灼灼地凝视着王镜,不由得发自内心地敬重她。
在他眼中,王镜仿若无所不知,总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可她又这般谨慎谦逊,如同磁石一般,引得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探究,首至彻底倾心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