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开办学宫(第2页)

 他满脸通红,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就像找到了知音一般,对王镜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随后,王镜任命卢植为太学令,司掌教化,建设学宫。王镜可谓是对他寄予厚望。凭借他的声名与人脉,定能吸引源源不断的人才来投。 

 而后,卢植出任丹阳太学令的消息果然引发极大震动。北海大儒郑玄公开称赞这是“文脉南渡”,保存文化火种。清流震动,寒门躁动,纷纷想要前往丹阳求学,成为卢门弟子。 

 然而,北方的袁绍却命陈琳撰写《讨伪学檄》,曹操也扣押了兖州士子南行的队伍,试图阻碍北方士子南下求学。即便面临这样的阻碍,依旧有许多学子义无反顾地前往丹阳,其中不乏吴郡西姓的子弟,以及为躲避战乱而南下的士人。 

 一月后 

 十五岁的徐州糜氏之女糜真立在丹阳学宫门前,晨雾中青砖黛瓦的院落透着墨香。 

 糜真望着学宫的大门,深吸一口气,脑海中回想着兄长临行前的千叮万嘱。卢植先生最重礼数,或许不收女子入学。 

 于是兄长让她用灶灰把脸涂暗,用黛石将眉毛画粗,穿上宽大的首裰裹住初显的身形。 

 她又紧了紧束发的布巾,确保没有一丝破绽。 

 准备妥当后,她小心翼翼地将备好的腊肉与铜贝束脩抱在怀中,抱得更稳些。 

 她跨过门槛,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蔚为大观的庭院,就在这时,她瞧见一个少年正蹲在古柏下逗蚂蚁,衣服上沾着草屑,看起来随性又自在。 

 “新来的?”少年察觉到有人靠近,抬起头来,挑起眉毛笑了笑,面容被晨光映得生动鲜亮,“你束脩备的彘肩还是雉羽?” 

 没等她答话,廊下传来温润嗓音:“莫吓着人家。” 

 糜真循声望去,只见一位青衫少年执卷转出竹帘,面容清隽,腰间玉组佩随步伐轻响。 

 “在下吴郡陆逊,幸会。” 

 “在下糜震,徐州人士。”糜真慌忙后退半步,微微欠身,连忙回礼,心中暗自惊叹这少年的风度翩翩。 

 “你们这些世家子就爱穷讲究!”蹲在地上的少年站起身来,冲糜真咧嘴一笑,露出颗虎牙,“我叫朱然,会稽人,会耍长戟会泅水,以后有人欺你便报我名号!” 

 糜真在心里暗自嘀咕,瞧朱然这大大咧咧的样子,平日里欺人的怕是他自己。 

 可还没等她多想,朱然突然凑近在她面前晃了晃,“糜郎生得这般秀气,莫不是女公子扮的?” 

 闻言,糜真后背瞬间沁出冷汗。 

 下一刻,却见陆逊用竹简轻敲了下朱然的头顶。 

 “《礼记》有云‘君子不戏言’,义封又该抄书了。” 

 朱然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糜真见状,也忍不住轻轻笑出了声,紧张的情绪消散了不少。 

 随后,糜真怀着忐忑的心情踏进学堂,堂内檀香袅袅,邻座的少年生得雪团似的白净,身上的圆领袍肘部却打着青布补丁,虽然穿着朴素,但难掩温润如玉的气质,像是个落魄士族。 

 他微微侧身,将一块胡饼轻轻推过界来,脸上带着一抹腼腆羞涩的笑容,轻声说道:“琅琊诸葛瑾。你是糜竺的弟弟吗?晨课要讲到申时,垫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