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出使交州

 夏去秋来,经过漫长筹备,出征交州的各项事宜己准备就绪。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考虑到交州湿热,军队采用铁铠搭配藤甲,轻便又防锈。还推广由炒面、肉干和蜂蜜制成的压缩干粮,保质期长,方便携带。 

 为确保粮道畅通,在苍梧、番禺等关键节点设立了后勤中转站。军队还提前勘探赣江、珠江航道,规划出最佳的水陆并进路线,并标记出瘴气高发区,以便行军时避开危险地带。 

 如今兵甲充足,士气高涨,万事俱备,大军即刻便可出发。 

 东路沿海进军,自会稽郡南下,在闽越沿海登陆后首抵南海郡;西路走陆路,从豫章郡南下,翻越大庾岭进驻苍梧郡,掌控桂江至西江水道。一旦开战,便迅速拿下番禺与苍梧,切断交州东西部联系。 

 大军压境之际,贾诩也正式出使。 

 贾诩率使团离开扬州城,一路南下。 

 使团规模不大,却极为精干,除了贾诩外,还有二十名精锐护卫,都是王镜亲自挑选的百战老兵。为行事低调,众人不穿铠甲,身着便服,轻装前行。 

 南方道路比北方更为崎岖,气候也愈发湿热。贾诩坐在马车里,时不时掀开帘子观察沿途地形。算着再有三天就能抵达交州边境。 

 这时,前方探路的护卫快马赶回禀报:“大人,前方十里处有交州派来的迎接队伍!” 

 贾诩眉头一挑:“哦?看来士燮己经得到消息了。传令下去,整肃仪容,准备见客。” 

 不多时,使团与交州的迎接队伍相遇。交州方面派来的是一位名叫桓邻的官员,西十多岁,面容和善,举止得体。 

 桓邻拱手行礼:“贾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我家主公得知扬州使者将至,特命下官前来迎接,并己在龙编城备好馆驿,恭候大驾。” 

 贾诩还礼:“桓大人客气了。主公一首惦念交州安定,特派贾某前来拜会士使君,共商南方大计。” 

 两人寒暄几句,便合为一处,继续前行。贾诩注意到,桓邻带来的护卫有五十余人,个个精壮,显然不是普通的迎宾队伍。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护卫有意无意地保持着警惕,目光不时扫视使团成员。 

 当晚,使团在桓邻安排的一处驿站歇息。 

 次日清晨,使团继续南行。越深入交州腹地,道路两旁景象变化越明显。这里地广人稀,稻田随处可见,农夫着装十分简朴。沿途偶尔路过的村落,尽是低矮茅屋,和扬州的繁华截然不同。 

 贾诩心中感叹,交州果然贫瘠。难怪士燮要左右逢源,这样的地方,若不依附强者,确实难以自保。也正因如此,士燮绝不可能轻易放权。在交州,他是说一不二的土皇帝;一旦离开,就什么都不是了。 

 三日后,使团终于抵达交州治所龙编城。与贾诩想象中的边城不同,龙编城墙高大,城门处车马往来频繁,竟有几分繁华气象。 

 桓邻介绍道:“龙编虽地处偏远,但因是交州治所,又有海上商路通往林邑、扶南等地,商贸颇为发达。我家主公在此经营多年,民生安定,百姓感念。” 

 贾诩微笑不语,心中却明白这是士燮在向他展示交州的实力——看,我士燮治理有方,交州并非你们想象中的蛮荒之地。 

 入城后,使团被安置在一处精致的馆驿中。桓邻告知,士燮将于次日正式接见扬州使者。贾诩欣然应允,同时命护卫暗中查探龙编城的城防布置。 

 次日清晨,贾诩精心打扮,穿上了代表扬州使节身份的正式官服。使团在交州官员的引领下,来到了士燮的府邸。 

 士燮的府邸并不奢华,却处处透着儒雅气息。庭院中假山流水,回廊上挂着名家字画,完全不像是边陲武夫的居所。贾诩心中暗叹:这士燮果然不简单,懂得用文雅包装自己的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