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出使交州(第3页)
交州方面派来陪同的官员见他们出门,连忙跟上,却被贾诩婉拒:“我等只是随意逛逛,不必劳烦大人陪同。”
那官员面露难色:“这…恐怕不妥…”
贾诩笑道:“怎么,龙编城中还有我们不能去的地方?”
官员连忙摆手,“不不不,只是担心贾大人不熟悉本地,万一走失……”
“无妨。”贾诩拍拍腰间的钱袋,“我们就在主街上转转,买些土产,日落前定会回来。”
摆脱了交州官员,贾诩一行人在龙编城的街巷中穿行。与中原城市规整的坊市不同,龙编城的街巷弯弯曲曲,商铺与民居混杂,处处透着南国特有的散漫气息。
“大人,我们去哪儿?”侍卫低声问。
贾诩目光扫过街边摊贩:“主公临行前提过,交州盛产一种叫‘诸柘’的作物,可以用来制糖。你留意看看。”
转过几条街,前方出现一片开阔地,堆满了青紫色的长杆作物,数十名工人正在削去外皮。空气中弥漫着甜腻的气息,贾诩眼睛一亮,快步走了过去。
贾诩向一位正在干活的老农拱手,“这位老丈,请问这是何物?”
老农抬头,见是一位衣着体面的外乡人,便放下手中的活计:“客官是北方来的吧?这是甘蔗,我们这儿叫诸柘。”贾诩装作第一次听说的样子,“甘蔗?这作物有何用处?”
老农自豪地挺首腰板:“这甘蔗可是好东西,榨汁熬煮能做成糖,价比黄金哩!我们交州的糖,远销中原甚至西域,客官没见过吧?”
贾诩露出惊讶神色:“糖?我只知道蜂蜜和饴糖,这甘蔗竟也能制糖?老丈可否带我去看看制糖之所?”
老农犹豫了一下,但看到贾诩掏出的铜钱,立刻眉开眼笑:“客官随我来。”
穿过几片甘蔗田,前方出现几间冒着热气的大草棚。老农介绍道:“这是我们村共用的糖寮,十里八乡的甘蔗都送到这里熬糖。”
草棚内热气蒸腾,十几个赤膊汉子正在忙碌。一口口大铁锅里熬煮着棕褐色的糖浆,有人不断撇去浮沫;另一边的木槽里,己经凝固的糖块被切成小块,颜色深浅不一。
贾诩仔细观察每一个步骤,不时询问细节。老农见他感兴趣,越发说得起劲:“……这糖分三等,最上等的颜色浅些,卖得最贵;中等和下等的就便宜多了,但也能换不少钱……”
贾诩突然问:“老丈,这糖为何不能做得更白些?”
老农一愣,随即大笑:“客官说笑了!糖天生就是这个颜色,哪能变白?除非是神仙施法!”
贾诩微微一笑,不再多言。
交州人视糖为珍宝,却不知糖可以更白更纯,王镜给他的黄泥制糖法,看来真能派上大用场。
接下来的两天,贾诩闭门不出,只在馆驿后院搭了个简易炉灶,命侍卫从市场上买来各种材料。守卫的交州官员好奇询问,贾诩只说是要试验南方草药。
第三日清晨,贾诩看着面前小罐中洁白如雪的糖粒,满意地点点头。这黄泥制糖法果然神奇,只需在熬糖过程中加入特制的黄泥浆,吸附杂质后,原本褐色的粗糖竟能变得如此洁白晶莹。
“大人,这……”侍卫瞪大眼睛,不敢相信眼前所见。
“白糖。”贾诩轻轻拈起一粒,“比交州最上等的糖还要纯十倍。你再看这个。”
他又拿出一叠纸张和几本装帧精美的书籍。
侍卫翻开书籍,惊讶道:“这不是主君推广的印刷书籍吗?还有这云纹纸……大人要把这些都送给士燮?”
贾诩笑而不答,只是命人备好名帖,再次求见士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