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位列三公
虽然条件简陋,但他还是按照汉朝的老规矩办事,任命了一批随行官员,把朝廷空缺的职位都补上,算是勉强把朝廷的架子搭起来了。
刘协对护送他回洛阳的功臣们大加封赏。董承因为护驾有功,被封为卫将军,掌管禁军;杨奉、孙策等人也升了官,或者给了些虚职。这些封赏一方面是奖励他们的功劳,另一方面也是想让他们继续效忠朝廷。
最引人注目的是对王镜的封赏。
“自董卓乱政以来,朝纲崩坏,朕颠沛流离,幸得靖侯忠心护持,方能重返洛阳。”
“今日朕欲重整朝纲,需倚重股肱之臣。靖侯德才兼备,忠心可鉴,朕特拜为司空,位列三公,总领朝政。”
“另加录尚书事之职,凡朝廷政令、官员任免,皆由王卿与朕共议。望王卿以社稷为重,辅佐朕中兴汉室。”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神色各异。司空虽位列三公,但自董卓乱政以来,早己名存实亡。可“录尚书事”却不同。
尚书台是东汉真正管事的衙门,“录尚书事”就意味着能控制朝廷日常政务,官员任免、政令发布都得经过她,实际上就是宰相的权力。
王镜上前一步,深深拜倒:“臣蒙陛下厚恩,敢不尽心竭力?”
刘协微微颔首,又道:“朕知爱卿身边多有贤才,特擢荀彧、郭嘉等人入尚书台,协助爱卿处理政务……若有怠慢王司空者,便是轻慢朕躬。”这番话说完,刘协靠回御座,冕旒下的双眼闪过一丝疲惫。
殿内众人心知肚明,这些人皆是王镜亲信。皇帝此举,看似封赏功臣,实则己将朝政大权交予王镜之手。
随后,王镜缓步上前,对刘协微微拱手,语气恭敬却不容置疑:“陛下,洛阳残破,宫室倾颓,您也亲眼所见。此地不宜久留,不如随臣移驾豫州许县——如今己改名为翊京,那里城防坚固,粮草充足,可保陛下无虞。”
刘协低声道:“爱卿所言极是……”
就在此时,司徒赵温突然上前一步,须发皆张,厉声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他扑通跪下,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
“洛阳虽残破,却是高祖所定的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