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位列三公(第3页)

 她思索片刻,略一沉吟:“陛下既然开口,臣自当遵从。移驾翊京前,陛下可还有未了之事?” 

 刘协道:“朕只想完成两件事。其一,在南郊举行祭天大典,告慰天地祖宗;其二,命人搜集残存的皇家典籍,若实在找不到原本,就召集太学博士口述记录……汉室可以迁都,但不能断了文脉。” 

 这些要求看似简单,实则暗含深意。 

 祭祀是宣示正统,修书是延续道统。 刘协试图用自己微弱的力量,为汉室保留最后一点尊严。对王镜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 

 一个懂得妥协的聪明人,总比一个莽撞的蠢货好控制得多。 

 毕竟有时候坏人绞尽脑汁,不如蠢人灵机一动。 

 王镜爽快应允。 

 “喏。不过如今百废待兴,祭典只能从简。还请陛下三日后启程翊京。” 

 刘协点头:“有劳王卿安排。” 

 …… 

 残阳如血,映照着洛阳南郊荒芜的祭坛。 

 杂草丛生的圜丘上,仅存的礼官们勉强列队而立。 

 刘协身着玄色冕服,缓步登上石阶。 

 几缕青烟从青铜礼器中袅袅升起,他接过太祝官递来的玉圭。 

 “维兴平二年,天子协敢用玄牡,昭告于皇天上帝……” 

 “……烝民无主,罔敢宁处……” 

 “……惟尔有神,尚克相予……” 

 太祝官沙哑的声音在旷野上回荡。 

 刘协望向苍茫天际,忽然想起幼时父皇在洛阳南郊举行的祭典。 

 那时旌旗蔽日,钟鼓震天,千官肃立。而如今祭器破损,祭坛荒芜,仪仗稀疏,可谓是从云端跌入地底。 

 风掠过耳畔,带着焦土与旧纸的气息。这一刻如此清晰,又如此虚幻。 

 刘协忽然意识到,这可能是他此生最后一次以天子身份主祭。或许某年某日,站在这个位置的会是他人。 

 这个念头浮现时,他竟出奇地平静。 

 就像冬去春来,就像月缺月圆,帝位更迭亦是天道循环。 

 三日后,车队缓缓驶出洛阳城门。刘协在御辇中紧紧抱着一箱刚刚整理好的竹简。车帘晃动间,他最后望了一眼渐行渐远的洛阳城墙,将半截焦黑的古籍,轻轻按在了心口。 

 车轮辘辘,向东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