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腥风血雨(第3页)

 “……董贵人董琳,虽为董承之女,然久侍宫闱,未涉谋逆之事。今特赦其罪,着即日出宫,于慈云寺带发修行。” 

 董琳猛地抬头,不可置信地望着蔡琰。 

 首到听见“带发修行”西字,泪水才决堤般涌出。她踉跄着扑向伏寿, 

 两人相拥而泣,比起想象中的白绫与鸩酒,此刻的惩罚竟如恩赐。 

 当日傍晚,一辆朴素的马车载着董琳和她的贴身侍女离开了皇宫。没有隆重的仪仗,没有前呼后拥的宫女,只有蔡琰亲自护送。 

 马车穿过宫门时,董琳忍不住掀开车帘回望。夕阳下的宫墙巍峨壮丽,却像一座巨大的金笼,而她,终于飞出了这个笼子。 

 慈云寺坐落于城郊清幽之地,古木参天,飞檐铜铃随风轻响。当山风拂过衣角,董琳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自由的重量。 

 更令她惊喜的是,蔡琰道出王镜密令:不必削发为尼,饮食起居依贵女规格;及笄后可自行选择去留,改名换姓开始新的生活;万年公主刘贞亦会常来照拂…… 

 董琳听完,声音哽咽:“蔡大人……请您代我谢过丞相大人。” 

 蔡琰目光温和:“你能明白主公苦心,她定会欣慰。” 

 当夜,董琳躺在陌生的床榻上,听着窗外风吹竹叶的沙沙声,久久不能入睡。她想起父亲的面容,心中闪过一丝悲痛;但想到未来的自由生活,又不禁心生期待。 

 父亲谋反是事实,按律当诛。而她却因祸得福,获得了许多宫中女子一辈子都得不到的自由。笼中的鸟儿是恨那个打开笼子的人,还是感激她呢。 

 接下来的日子,董琳过得前所未有的充实。她能整日沉浸书卷,闲时抚琴自娱,跟着寺中女尼钻研医术,偶尔还能踏出寺门,在山野间自在闲逛。每月初五,万年公主刘贞总会如约而至,不仅带来琳琅满目的书籍,还会分享京城里的奇闻轶事,让她虽居古寺,亦知天下事。 

 一次闲谈中,刘贞突然问道:“小琳,若你将来真的获得自由,最想做什么?” 

 董琳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想去看看江南的烟雨,塞北的风雪,想走遍这大好河山。” 

 说完,她自己都愣住了——这样的梦想,在宫中时她连想都不敢想。 

 刘贞笑了:“会有那一天的。” 

 董琳望向远方,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她知道,自己虽然失去了家族的庇护,却获得了一个全新的人生。而这一切,都要感谢那个却改变了她一生命运的人。 

 她在心中默默发誓:“若能再见丞相大人,我一定要当面叩谢她的再造之恩。” 

 【叮——成功获得信仰值500】 

 … 

 之后,王镜将事情经过告诉了刘协。 

 她微微一笑:“陛下可会怪罪臣先斩后奏?” 

 刘协连忙摆手,“这等乱臣贼子,死不足惜,爱卿为国除害,我感激还来不及。” 

 王镜点点头,又从袖中取出一卷诏书,铺在案上:“既然如此,请陛下补一道诏书,以正名分。” 

 “应该的。”刘协提起笔,蘸满墨汁,毫不犹豫地在诏书上写下准奏二字,然后取出玉玺,重重盖上。 

 王镜将诏书卷起收好,正当她准备告退时,刘协突然伸手拉住了她的衣袖。 

 “爱卿……你别怀疑朕…朕真的没想谋反。” 

 刘协暗自腹诽,董承这群人精得像淬了毒的蜂,表面上高呼着为汉室除奸,实则把他的名号当刀使,害得他也被连累。 

 王镜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臣知道,陛下且安心吧。” 

 她神色稍霁,缓缓开口道:“这几日孔融先生会来为陛下授课,陛下好生听讲。臣有空便来检查陛下的课业。” 

 听到“孔融”二字,刘协整张脸都皱了起来。 

 王镜假装没看见,强忍着笑意离开了。 

 经此一役,朝廷隐患彻底肃清,风波渐息,诸事渐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