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兰草芬芳

 【当前时间:东汉建安元年九月十七】

 【叮——签到成功,获得“江南早茶种子(1000粒)”】

 王镜指尖微颤,掌心多出一只青布囊,解开系绳,十几粒茶籽滚了出来,乌褐圆润,隐隐泛着青芒,竟比寻常茶籽饱满三分。_j_i*n*g+w`u¢b.o?o.k!._c`o_m*

 系统说明浮现在她的脑海,江南早茶,立春前萌芽,较巴蜀茶早半月收成。茶籽自带水脉适应属性,在低洼湿地仍能茁壮成长。不占良田,反能沃泽荒滩。

 王镜早闻蜀地“武阳买茶”之利,却苦于扬州无适种之茶。签到获得的早熟耐湿的茶种,正合江淮水土。秋季播种,次年春季即可出苗。

 斟酌过后,她决定命张昭在丹阳郡丘陵,辟田三百亩,试种这批茶种。待收获后,再议推广种植之事。

 而后,王镜起身更衣。

 侍女们捧着朝服鱼贯而入,为她系上玉带,披上锦袍。

 朝会之上,她向天子献捷,随即封赏功臣,犒赏军队。

 新占之地尚需时日消化,当务之急是维持内部稳定。

 随着地盘日趋扩张,兵力分散与后勤补给之弊渐显,不仅需合理调整防务部署,更须扩充军队以固根基。

 经济建设方面宜沿用屯田旧制,双管齐下。

 既广募流民垦荒,又减轻赋税以养民生,如此方能逐步恢复经济。

 吏治整顿亦刻不容缓,当以雷霆手段选拔贤能、严惩贪腐,方能提升效率,吏治清明。

 为防地方坐大,须以釜底抽薪之策加强中央权势。

 王镜打算筹建一个隐于幕后却可掌控全局的情报机构,既可监察百官、镇压异动,又能刺探敌情,防患未然。

 于是,她便借天子遴选伴读之名,进一步招揽各地人才……

 ……

 尚书台

 荀彧端坐案前,正在处理政务,眉头时而舒展时而微蹙。?看*书¢君~ *庚¢辛/醉_筷\

 王镜推门而入,轻声笑道:“文若真是勤政。”

 荀彧抬头,见是王镜,连忙起身行礼,眼中也不由自主浮现一抹笑意。“主公。”

 王镜信步走到案几前,随手拿起一份公文翻了翻。原来是一份天子伴读名单。为天子挑选伴读,虽然名义上是招揽天下英才,但实际上没有出身和名声的人根本不会被考虑。

 荀彧这里已经有尚书台提前拟好的征辟名单,正准备呈送给王镜过目。

 “给天子选伴读,确实需要慎重。学识、品德、家世以及与皇室的关系,缺一不可。”王镜一边浏览名单一边说道。

 荀彧点头:“主公明鉴。这份名单已经经过多方考量,力求周全。”

 王镜细细查看名单上的名字。

 第一个是郑益,大儒郑玄之子。郑玄的名声在当世可谓如雷贯耳,与卢植并称为“海内大儒”,有“北郑南卢”之称。郑益作为郑玄之子,学识自然不差,家世更是无可挑剔。

 接下来是刘廙,年少知名,精通经史,西汉长沙王后裔,宗室身份,又有才华,倒也合适。

 王镜继续往下看,突然眼前一亮。名单上赫然出现了建安七子中的好几个人:王粲、应玚、刘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