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恩爱眷侣(第3页)
老李指着窗外的田地,黝黑的脸上笑出深深的皱纹,“今年雨水丰足,麦苗长得可壮实了。”
“贵客晌午就在这儿用饭吧,正好杀了只老母鸡。”
王镜见推辞不过,便取出几两银子塞给老人。老李急得首摆手:“这如何使得!”
陈登笑道:“老伯若不收,我们可不敢叨扰了。”老两口这才勉强收下,转身去灶间张罗饭菜。
不一会儿,桌上就摆满了农家菜。黄澄澄的炒鸡蛋,碧绿的野菜,一大盆蘑菇炖鸡,还有自家酿的米酒。老李兴致勃勃地说:“晚上村里要演社戏,唱的是《土地公点秋萍》。两位要是不嫌弃,就在西厢房住下,看完戏明日再走不迟。”
王镜与陈登相视一笑,点头应允。窗外传来孩子们追逐打闹的笑声,远处隐约能听见戏班子正在搭台试锣鼓。
夕阳把院子里的果树染得通红,树下的石磨投下长长的影子。老李抱来新晒的被褥,絮絮叨叨说着今年的收成。灶房里飘来阵阵饭香,混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让人莫名安心。
暮色渐浓时,村里晒谷场己搭起简陋戏台。老李搬来两条长凳,用袖子擦了又擦才请他们坐下。台下挤满了扶老携幼的村民,孩童们啃着果脯在人群里钻来钻去。
戏台上红布帘子一掀,画着白脸的“土地公”踩着鼓点出场,顿时引来满场喝彩。
这出戏讲的是土地公在土地庙中听闻人间有一女子秋萍,聪慧善良且乐善好施,常常帮助邻里。土地公决定下凡去看看这位女子。
下凡后,土地公化身成一位老者,故意在秋萍常走的路上假装摔倒。秋萍路过时,赶忙将老者扶起,关切询问后送其归家。土地公发现秋萍果然名不虚传,心中对她十分赞赏。
后来,秋萍所在的村子遭遇了旱灾,庄稼颗粒无收。土地公为了帮助秋萍和村民们,暗中施展神力,在村子附近找到了一处地下水源,并指引村民们挖掘出水井,井水既解饮水之急,又灌溉农田。
村民们为了感谢这位“老者”,纷纷前来道谢。秋萍也对老者的帮助感激不己,将他视为长辈尊敬。土地公看到秋萍和村民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感到十分欣慰,之后便悄然回到了天庭,继续守护一方。
散戏时银河己垂到树梢,夜深露重,老李媳妇举着油灯在前头引路,灯影在田埂上轻晃,仿佛一条细长的光带。
陈登忽然被草根绊了个趔趄,王镜立刻握住他的手腕。这动作被老妇人回头瞧见,忍俊不禁道:“女君真会疼人。”
厢房比想象中洁净,土炕上铺着新编的芦席。老妇人抱来两床棉花被,特意并排铺好:“家里就这间还宽敞些,委屈贵人将就一宿。”
临走时又添了句:“小郎君好福气。”
油灯映得陈登耳尖发红,王镜憋着笑去闩门。
木门发出“吱呀”轻响的刹那,陈登就被轻轻按在了门板上。王镜指尖抚过他束发的玉簪一抽,青丝如瀑垂落。窗外传来啾啾虫鸣,混着远处水车转动的吱嘎声。
陈登忽然轻笑,齿关碰撞间吐出几个字来。
王镜笑了笑,贴着他耳畔,“那又何妨?横竖在她眼里,我们本就是……”
未尽的话语化作唇齿间的纠缠。窗外漏进的月光在肌肤上游走,像浸了凉水的绸缎。
陈登仰颈承着落在眼皮上的吻,忽然绷紧了肩胛,呼吸渐重。
他们只当是一对恩爱眷侣,这话陈登听了心里非常高兴。他盼着能与王镜相守,即使没有名分,只要能长长久久陪在她身边便己足够。可若真被人当作一对,陈登心底竟又生出别样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