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国公之位(第2页)
……
册封大典设在都城郊外的五色土坛。坛分五层,东方铺着青土,南方覆着赤土,西方是皑皑白土,北方堆着墨黑土,中央则是象征皇权的黄土,五色交映,象征着“受命于天”。
坛下甲士环列,旌旗猎猎,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按品级肃立两侧。
文臣中有荀彧、郭嘉、贾诩、陈登、荀攸、钟繇、陈群、满宠、杨修、司马懿、王粲、孔融、蔡琰、刘琦、张邈、张超、杨彪等人亲临观礼;
武将中张辽、吕布、马超、甘宁、阿卓、关羽、张飞、赵云、夏侯渊等皆到场祝贺;
另有孙策、孙权、孙尚香、周瑜、鲁肃、太史慈、吕蒙、陆逊、朱然、诸葛瑾、诸葛诞、糜竺、张昭、张绣、高顺、马腾、韩遂、张鲁、刘备等,因镇守地方未及亲临,皆献贺表。\w¢z-s`x.s¢._c-o/m!
弘农杨氏、颍川荀氏、河内司马氏、东海糜氏、下邳陈氏、吴郡西姓、扶风马氏、高平王氏等地方豪族,亦遣使入京示附。
辽东公孙度、幽州公孙瓒虽未亲临,俱上表称贺;益州刘璋、荆州刘表亦不得不表面臣服,遣使献礼。
刘协亲持册书金印,立于坛上。
王镜拾级而上,绛色衮服上的金线绣纹
熠熠生辉,冕冠垂下的青玉旒珠,遮不住她凛然的目光。
太祝高声宣读祝文:“维建安三年,皇帝敢用玄牡,昭告皇天后土……”
而后使者展开鎏金册书,声如洪钟:“建安三年夏五月廿八,皇帝制诏:朕闻《书》云:‘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诗》称:‘允文允武,昭假烈祖。’盖圣王所以崇德报功,懋赏懋官,其来尚矣。
丞相、靖侯王镜,禀灵川岳,含章挺生。
运筹帷幄,则决胜千里;折冲樽俎,则怀柔万邦。戡乱以武,致治以文。
曹操僭逆,卿躬擐甲胄。克平兖豫,肃清徐扬。使朕得垂拱于上,而百姓获安堵于下。
今授尔靖国公之爵,赐以金玺龟钮,紫绶玉册。加九锡之礼:
车马:金车、戎车各一,玄牡二驷;
衣服:衮冕之服,赤舄副焉;
乐舞:轩悬之乐,六佾之舞;
朱户:漆门纳陛,以彰殊勋;
虎贲:甲士三百,翊卫左右;
斧钺:彤弓彤矢,专征伐之权;
秬鬯:圭瓒香酒,祀于宗庙。
特赐不臣之礼: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钦哉!”声音落下,坛下百官齐声应和,山呼万岁。
待王镜身着衮冕,佩紫绶金印立于坛上,文武百官依次上前朝贺,齐声高呼“国公千岁”。
荀彧立于百官之首,眸中映着王镜的身影,虔诚而专注。他手持玉笏,深深一揖:“臣恭贺主公,天命所归,西海咸服。”
郭嘉站在他身侧,待呼声稍歇,唇角含笑道:“主公今日风采,当真令嘉心驰神往。”
贾诩微微垂首,神色平静,却掩不住眼底的赞叹:“国公威仪,天下无双。”
陈登上前一步,恭敬行礼,朗然道:“主公今日之荣,乃天下人之福。主公曾救万民于水火,此封也是实至名归。”语气里满是坦荡的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