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承天牧民(第3页)

 “入塞之后,生计不必忧虑。朝廷将授田亩、发农具,教尔等农耕之术。游牧迁徙终非长久之计,定居耕作方能安身立命。”

 此言一出,不少乌桓人面露茫然,却听王镜继续道:“边市亦将开放,许尔等以牲畜、毛皮换取粮食、铁器、食盐。头三年赋税减半。”

 “其三,文化相融,方能长治久安。朝廷不禁汉人与乌桓通婚。各部首领子女,需入京城为质,入官学研习汉语、儒家经典。非是折辱,而是让尔等子弟知礼仪、明法度,日后方能为部落谋长远。”

 “护乌桓校尉衙门将设官学,凡乌桓子弟皆可入学,学成者可入军为吏,与汉人同享晋升之途。”

 一连串政令如经纬交织,收编其精锐以强边防,迁徙杂居以促融合,保留部落却设监管以控其势,农耕、通婚、文教并行,辅以经济互惠。既断其割据之能,又予其生路与前程。

 众人听得心惊,却也暗自松了口气。相较于预想中的屠戮,这般处置已是宽仁。尤其是赋税减免、开放边市、教授农耕诸事,句句切中部落生计痛点。

 “我等……谨遵天牧号令!”

 难楼再次叩首,其余首领亦纷纷应和。

 他适时伏地高呼:“五部乌桓,愿永世为汉臣!”

 其余首领纷纷叩首:“愿永世为汉臣!”

 王镜微微颔首,明白了“天牧”之称的含义。

 “天”承天命、统寰宇,威慑四方,近乎神性。

 “牧”抚万民、导诸部,兴农融胡,文武安边。

 乌桓诸部及北疆各族闻此称,既畏其威,亦感其恩,渐渐传扬开来,将成为王镜统御胡汉、定鼎北疆之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