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匈奴的王(第3页)

内迁的部众渐渐放下牧鞭,学着耕种,半农半牧的日子让他们与汉人经济缠得越来越紧,可仍有部落守着游牧的老规矩;

贵族与平民的鸿沟越来越深,亲汉派与独立派更是斗得你死我活。

当今单于呼厨泉便是独立派的头目,总嚷嚷着要恢复匈奴往日的荣光,把乌洛兰这样主张亲近汉人的都视作叛徒。

可乌洛兰的亲汉,从不是盲目依附。

她跟着父亲去过并州的汉人城镇,亲眼见过那里的农民守着田亩安居乐业,孩童坐在学堂里念书识字。

对比匈奴部落的漂泊不定,还有那些因仇杀、冲突死去的人,她心里早有了定论。

匈奴人也能那样活。不必靠劫掠,不必怕饥寒,只要停止内斗,学着耕种、贸易,照样能过上安稳日子。

她的野心,从来都系着这样的理想。

“我要的不是权力本身,是终结这乱世。”

乌洛兰的声音沉了沉,“短暂的战争,总好过永久的厮杀。杀一个人能救一百个人,这刀我就敢提。”

她会镇压叛乱的部落,会处决顽固的贵族,却绝不会动平民分毫。这便是她的手段,用雷霆之势统一天下,再铺就一条安稳的路。


王镜听至此,心中陡然一动。

“你倒是看得透彻……”

这想法,竟与自己如此契合。或许她们本就是一类人。

她望着乌洛兰那双燃烧着野心与理想的绿眸,像是看到了另一个角度的自己。

王镜目光灼灼:“你要以暴制恶,终结匈奴的内斗;我要平定四方,让大汉疆域再无兵戈。手段或有不同,心之所向,却是一样的安稳太平。”

“你说要铺就安稳的路,可这条路,凭你一人之力,太难走了。呼厨泉背后的势力,那些盘根错节的旧贵族,还有草原上积习已久的纷争……没有外力相助,你纵有赤翎军,怕是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可能功败垂成。”

乌洛兰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王镜的话戳中了她最深的隐忧。

“但我可以帮你。”

乌洛兰一怔,随即眯起眼睛:“条件?”

“我帮你扫清障碍,助你登上那个位置,不是为了南匈奴,而是为了我大汉的边境安宁,为了让你承诺的安稳,能真正落在汉匈百姓身上。”

王镜看着乌洛兰眼中燃起的光亮,补充道:“你说得对,短暂的战争能终结永久的厮杀。扶持你,让南匈奴彻底归附,融入中原,于你,是实现理想的捷径;于我,是一劳永逸解决边患的良策。你我联手,既成全你,也成全我,这难道不是两全其美?”

乱世之中,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乌洛兰沉默片刻,忽然笑了。

“我答应你。”

她伸出手,与王镜击掌为誓。

那一刻,囚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变得不同。两个站在不同立场、却有着相似灵魂的女子,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共鸣。

王镜知道,自己没有选错人。

乌洛兰的刚烈、清醒与那份藏在野心之下的悲悯,正是她需要的。

扶持这样一个人,既是在帮她完成匈奴的统一与汉化,也是在帮自己,为大汉的长治久安,添上最坚实的一块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