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救灾安民(第3页)

 … 

 张仲景捋起袖子,在临时搭起的医棚里忙得脚不沾地。 

 “腿骨断了,拿夹板来!” 

 “这孩子烧得厉害,快煎一副麻黄汤!” 

 他的弟子们穿梭在病榻间,浓郁的药味混着血腥气。 

 忽然棚外一阵骚动,有人高喊:“让让!这有个孕妇要生了!” 

 两个汉子抬着门板冲进来,板上的妇人脸色煞白,身下全是血。 

 接生的婆子跟在后面急得首跺脚:“胎位不正,老婆子没法子啊!” 

 医棚里的军中医女们见状,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围了上来。为首的医女迅速上前查看,指尖搭上妇人的腕脉,又快速检查了状况,沉声道:“别怕,我们来!” 

 她们有条不紊地清理出一片空地,铺好干净的白布,让汉子们小心将妇人移过去。 

 有人取来烈酒消毒器械,有人按住妇人颤抖的肩膀轻声安抚,还有人快速烧了热水备用。 

 为首的医女跪在榻边,一边指导妇人调整呼吸,一边凭借多年的接生经验,轻柔而坚定地尝试矫正胎位。 

 妇人疼得撕心裂肺,汗水混着泪水滚落,抓着布单的手青筋暴起。 

 医女们轮流替换着力,额上也渗出汗珠,却始终保持着冷静,不时低声鼓励:“再加把劲!快了!对,跟着我的节奏呼吸……” 

 不知过了多久,随着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划破长空,医女们紧绷的神经终于一松。 

 为首的医女将裹在襁褓中的婴儿抱起来,笑着对虚脱的妇人说:“母子平安。” 

 旁边的接生婆子长长舒了口气,对着医女们连连作揖:“多亏了姑娘们!真是菩萨心肠,救了两条人命啊!” 

 汉子们更是激动得说不出话,对着医女们深深作揖,眼中满是感激。医棚里原本凝重的气氛,因这新生的啼哭而添了几分暖意。 

 三天后,老李头己经坐在城墙根下编草席。 

 他的活计被分在“工赈营”的辅兵队,专管修补箩筐、草席。每编好五张,就能换一升米。虽然手指磨出了血泡,但怀里揣着刚领的米袋,心里踏实得很。 

 远处传来整齐的号

子声,是青壮们在抡着铁锤砸碎拦路的大石,清理官道。 

 同村的王木匠远远招手,“老李头!快来看,咱们的新屋有地基了!” 

 几个匠人正按着官府的图纸打木桩。不同于以往的茅草屋,这回的房梁都用榫卯扣死,说是能防地动。 

 远处废墟里,也渐渐升起袅袅炊烟。 

 老李头终于觉得,这日子,还能过下去。 

 …… 

 随着王镜的政令迅速落实,灾情渐渐得到控制。 

 粥棚前排起长队,青壮们挥汗如雨地清理街道,医者们日夜不休地救治伤患…… 

 而王镜亲自巡视灾区的身影,更是让百姓们红了眼眶。 

 “靖王殿下与我们同甘共苦……”有人低声感慨。 

 “若非殿下,这场地震不知要死多少人……” 

 信仰值,正在悄然增长。 

 【叮——信仰值+100】 

 【叮——信仰值+200】 

 …… 

 天灾无情,但人心可聚。 

 而这天下,终将归于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