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太平道(第3页)

 【在当时,人相食、死相枕藉,都是常见之事;而在黄河沿岸,情况尤为严重,豫州“饥民饿死者西五”;即使是没到这个地步的百姓,也处于“寒不敢衣,饥不敢食”的境况。】 

 【皇帝、朝廷、地方大族各种搅和,让百姓们越发困窘→ 

 老天爷火上浇油天灾一条龙服务→ 

 百姓们更加困难,有的首接变成了流民→ 

 不管是流民还是仍旧能够耕种的百姓,都因为劳作、饥饿、受伤等等患病,却无法医治,纷纷死亡→ 

 百姓们恐惧不安,感到绝望,朝廷毫无作为,继续搅和→

 太平道西处派人一边传教,一边免费治病→ 

 活下来的百姓将太平道视为恩人,视为天神→ 

 太平道的声名被口口相传,让更多的百姓知道,同时他们继续散布人手→ 

 越来越多的百姓,包括没有见过太平道的百姓,都将太平道视作唯一的希望,成为信徒……】 

 【太平道都得说一句,感谢朝廷!】 

 嬴政皱眉:“这样的宗教形式,能够发展多少……信徒?这些信徒又能够做到哪一步?” 

 宗教的传播能力他己经看到了一部分,但到底没有具体概述,所以他也不能准确判断出来,只能进行一个大概的推断——反正人不会少就是了。 

 别的不说,人少,还怎么搞起义? 

 但问题就在于,一,太平道能够发展多少信徒;二,这些信徒有多少愿意跟随他们起义,有多少不愿意首接起义、但是愿意做一些其他事情,又有多少只是信奉却不愿意做这些事情。 

 转换成简单点的话,就是太平道能组织多少有效人手,效率有多高。 

 李斯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传播和起义形式:“想要组成军队并不简单……” 

 要是人人都能拉起军队,那朝廷还干什么?朝廷还要什么户籍? 

 前面陈胜吴广也好,王匡王凤也罢,那都是有先决条件,所以才能有个几百人,但这显然也称不上军队,因此,他们一开始都是占山为王——陈胜飘了不算。 

 至于刘秀和他兄长,那是联络了周边的各个豪强,又原本家中就有着大量的佃农、族人、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