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缺陷·根基不足(第3页)

 当年,自己有了根基之后,高筑墙,广积粮,完成了扎实的积累,也避过了最初的风头,得以厚积薄发,最终夺取天下。 

 ——这其中,自己最初的根基、以及后续对根基的积累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可是,对于绝大部分势力而言,最困难的就是这第一步:建立一个真正的根基据点。 

 怎么建立?这可不是打下来一个城池就完事儿了。 

 打下来以后要守住;守住的同时,要恢复城中的正常秩序——最少要让百姓们回去继续耕种粮食,还要压制清理掉城中可能暗中破坏的家伙;在百姓们耕种收获的期间,要继续保证城池的稳定,不仅不能被攻破,最好连战事都没有;等到新一批粮食入库,还要计算好粮草、百姓各自的需求…… 

 当然,有时候也可以用军垦代替百姓的耕种,但这并不能全部替代。 

 因此,地方上的民生问题非常重要,对外战争的获胜同样重要。 

 而纵观历史上的大部分起义,很多都只能

做到一点:对外作战,获得胜利。 

 至于民生,城中的秩序,百姓的耕种问题……他们大部分都要不是根本不在意,要不是有心无力。 

 这也造就了最终起义军没有真正的根基,一旦有几次战败便难以挽回、无法重整旗鼓,最终连战连败,一败涂地,走向覆灭。 

 - 

 朱棣同样非常赞同根基的问题。 

 当年他起兵靖难,也多亏了自己对燕地的多年经营,才使得自己有了一个坚实可靠的立足之地,在自己的兵权兵力被削减、本人还被监视的情况下,得以迅速掌控局势;在后来的几次出兵的时候,有后路可退、不用过于担忧自己会被突然偷家。 

 当然,还要感谢老父亲! 

 爹爱我,我爱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