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淝水·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第2页)

 什么雄心壮志,什么宏图伟业,什么压制门阀士族,什么抢回实权大权……那都是空话、幻梦,人都没了,还能有什么未来? 

 不过,这第九个皇帝能有个孝武的谥号…… 

 借助东晋的大胜而掌握大权,而且还能把谢安给挤下去…… 

 “什么?”嬴政几乎愣了一瞬,这个孝武帝为了对抗世家门阀,选择了什么?扶持宗室? 

 扶持宗室??? 

 宗室确实是一个选择,嬴政并不否认这一点,到底有血缘关系,有共同的先祖,要是东晋完蛋的话宗室肯定也跑不了。 

 皇帝和宗室,在整个王朝的意义上,两者的生死几乎是可以看做一体的。 

 但是这并非是整个王朝的意义上,而是在与门阀士族争夺权力、是在夺回属于皇帝的权力——在这个意义上,宗室就不能与皇帝完全一体了。 

 如果皇帝靠谱,如果皇帝能力和眼光、心性没有问题,那么用宗室来对抗门阀士族,确实是一个方法,虽然嬴政并不喜欢这个方法。 

 可是,这个孝武帝是一个靠谱的皇帝吗? 

 如果他靠谱,大概也不会成为整个东晋唯一一个掌握了实权的皇帝。 

 - 

 前秦时期,中原地带的百姓看到这一段内容,几乎是魂飞魄散。 

 什么?皇帝——就是宣昭帝——会在和东晋的淝水之战中战败? 

 战败倒是没什么,但关键是,在战败之后,朝廷就会分裂,皇帝就会被杀,中原又会陷入西分五裂的战火之中? 

 不,不要! 

 他们才安定了几年?才不用担心战火、不用担心被杀几年? 

 如今这个皇帝登基之后,天下都和谐了不少,他们总算能过上点相对安宁的日子,能够好好地耕种、收获、过完一年又一年…… 

 这样的日子就要没有了吗? 

 皇帝如果不去进攻东晋,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孝武帝选择了一个人:司马道子,是自己的同母弟弟。】 

 【这样亲近的血缘关系,让司马道子一开始就获得了不小的权力,其后甚至代替了谢安的位子来执掌朝政——但是孝武帝和司马道子之间再度开始了猜忌、夺权,由此开始了“主相之争”。】 

 【司马道子有个儿子,叫做司马元显,司马道子在后期首接把权力都交托给了这个儿子,而从后来的种种情况来看,这个儿子显然不是什么合格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