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东晋·评论3(第2页)

 也有人为最后那一段评论而破防。 

 “怎么可能?我们怎么可能会不知道鸡蛋的价钱?”一个年轻公子愤愤不平道,“鸡蛋根本不可能十贯钱一个!” 

 十贯钱一个,那还是鸡蛋吗?那就是……反正不是鸡蛋的价钱! 

 “那应该是多少钱?”另一个年轻公子道,他同样不觉得鸡蛋要这么多钱,但实际上的价格他也不知道。 

 “……呃……”开头发话的那个年轻公子也沉默了。 

 多少钱?他也不知道啊。 

 或许,十文钱一个?或者,二十文一个?三十文?西十文? 

 他长久地陷入了沉默。 

 另一个公子提议道:“不若去找人询问一番。” 

 这个提议得到了两人共同的认可。 

 至于找谁去问?当然是府中的管事。至于说找卖鸡蛋的地方亲自去问……别开玩笑了好吗? 

 【说实话,看了这么几个起义,我怎么觉得好像农民起义都不怎么会经营的样子】 

 【回复:他们确实是不会经营啊,看看卢循,在地方上那么几年也搞出来个什么结果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孙恩和卢循这俩出身世家的先不算,那些常规的农民起义,首领基本上都是出身普通,最多不过是地主之类的,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经营一方 

 其实古代的读书人很多也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经营一方,就像是孙恩和卢循,这俩出身背景不算低了,家中有藏书,自己也读书识字,但是也不怎么懂得治理经营一个地方,说实话,古代的那些典籍很多根本不讲到底怎么管理一方的,读书和做官是两码事 

 那倒是,不是说后来科举后期,很多县令之类的上任了也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政务,全靠自己带着的师爷之类的,师爷才是真正干活的人 

 反正读书人都这样,就更不能指望普通百姓或者普通地主商人之类的能够明白怎么经营一方了,能做好的那都纯靠天赋,而真的有这样的天赋、还成了起义军首领的人可太少了 

 …… 

 反正懂得真的经营一方的人不多,很多还得是靠天赋;而且农民起义军的话,如果所处的时候不是朝廷己经乱到了极点根本没能力管的话,那还得思考如何在经营的同时去应对朝廷的镇压,这可不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