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废立动荡(第2页)
作为被皇帝选定的继承人,太子的政治资本除了很多时候比较理所当然的母族、一些想要借此投机尝试提升家族地位的人之外,就是一些秉持正统的官员,以及一些当朝受皇帝任用的官员。
最后面的这一种,很多时候也是被皇帝亲自划分给太子的,或者说,也是皇帝表示“你们要支持太子,辅佐太子”等等。
想来杨勇也并不例外。
作为前期地位稳固的太子,加上杨坚本人政变登基的经历以及多疑的性格,能够被他放任接近太子、成为东宫班底的人,至少在早期,一定是能够被杨坚认可,甚至于重用的官员、家族。
这样一来,他们必定在隋朝的朝堂上深深扎根——这根本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动的!
此时,皇帝的心意变了,他不再信任太子,也不再信任这些曾经被自己倚重信任、被自己要求或者默许地加入了东宫支持者行列的官员,他想要大换血。
可是这谈何容易?
不是不能,但是想要较为完美地做好这件事情,并不简单。
而杨坚显然就是在这方面出了岔子。
换一个太子本身不是大事,但是清理、清除太子一系的力量,却必然造成朝堂动荡。
这些人一倒,他们的家族和姻亲,又该怎么处理?皇帝对他们是什么态度?他们自己会采取什么样的应对之法?旁观的官员又会采取什么样的应对之法?
有时候,皇帝并不牵连他人,那大体上或许还可以平静,但也总会有一些想要试一把博取功劳的人对这些人发起攻击;
有时候,皇帝想要牵连一下,但手段不够快也不够全,这些被牵连的人有时候又不甘愿就此消亡,于是便要使出种种计策……
而就算皇帝能比较好地处理完这一步,那朝堂上的动荡、官位的空缺,以及——力量的减损也是必然的结果。
不论是皇帝自己的力量,还是朝中各个派系的力量。
废立太子到底是一种内斗,而内斗这件事情,不论结果如何,总归不是什么好事。
总会有人支持原本的太子,也总会有人想要换一个太子,不管哪一方获胜,朝堂内部也必定会严重分裂,彼此攻讦,乃至于彻底消灭一方,而另一方,力量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受损。